第七十六章 眾正盈朝群魔舞(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即便趙桓有如此決心和行動,仍有一些臣子不買賬。
這些人認為詳議司與旨在推行變法的神宗朝條例司、道君朝講議司實異而名似,難以體現恢復祖宗之法的誠意,甚至有可能學道君借古改制。
既然是“復祖宗之制,寢罷一切害民之法”,那就沒什麼好討論的。
百年前都能執行良好的祖宗之制絕不可能現在執行不好,一刀切就完了。
因不少大臣一再上書要求罷掉詳議司,趙桓不堪其擾,咬牙堅持了一個月後,只能再次“順應人心”,撤掉了這個專門為朝政過渡而設的政府機構。
四月十七日,詔開經筵。
並令吏部稽考庶官,凡由楊戩、李彥之公田,朱勔之應奉,童貫徵同之戰,孟昌齡河防之役;夔蜀、湖南之開疆,
關陝、河東之改幣,吳越、山東茶鹽陂田之利,宮觀池苑營繕之功,後苑書藝局文字型檔等之費;
又若近習所引,獻頌可採,效用宣力,應奉有勞,特赴殿試之流,所叨恩數,一褫奪之。
既然是撥亂反正,自然少不了將道君朝因各種害民之事而升官者的官職一一褫奪。
至於這些官職被褫奪者原本就是奉旨行事,而且也有部分人幹出了實實在在的功績,則無人關注。
權力鬥爭就是這樣,舊人不下去,新人如何能上來?
四月十九日,詔自今假日特坐,百司毋得休務。
這道詔令延續了仁宗朝三司使包拯上言“每節假七日,廢事頗多”的傳統,只是做得更徹底而已。
從此以後,奉旨加班,節假日不休。
新黨提倡人性化管理,一再為各級官吏加薪,並爭取節假日休息和冰碳補助等福利,舊黨欲要恢復祖宗之法,自然要反其道而行之。
至於取消節假日後,官老爺們長期得不到休息,身心健康怎麼辦?
不存在的!
正人君子們皆履清要之職,每日只需要吟詩作賦粉飾太平即可致天下太平,當官當得快活似神仙,要什麼節假日?
果不其然,這道詔令下達四日後,便有臣僚上言:
“竊以國家治亂在用人,用人在責實。
熙寧間,王安石執政,改更祖宗之法,附會經典,號為新政。以爵祿招誘輕進冒利之人,使為奧援,挾持新政,期於必行,自比商鞅,天下始被其害矣。
以至為士者,非性命之說不談,非《莊》、《老》之書不讀,上慕軒、黃,下比堯、舜、三代,以漢、唐為不足法,流弊至今,為害日久……
今天下之士,操筆弄墨,朝誨夕諭,升孔子之堂,宗虛無之教,而欲風教不壞,朝廷乂安,其可得乎……”
天子從其請,詔復以詩賦取士,並禁用《莊》、《老》及王安石《字說》。
這是要從源頭上糾正用人導向,儘量避免那些滿肚子富國之策,實際卻是“與民爭利”的傢伙混入純潔的大宋官僚隊伍。
嗯,治國先治德,深受詩詞歌賦等傳統文化薰陶的官員肯定道德高尚,絕對不會禍國殃民,沒毛病!
四月二十三日,詔臺諫者天子之耳目,宰執不當薦舉,當自親擢。
同一日,詔追政和以來道官、處士、先生封贈奏補等敕書。
五月初一,再拜龍德宮,令提舉官日具太上皇帝起居平安以聞。
很明顯,天性輕佻愛自由的趙佶被關起來後並不安生,暗地裡做了一些事,讓趙桓嗅到了危險,不得不加緊對自己老爹的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