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北伐序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北伐之前,必須向河北軍民展示遼軍不堪一擊的事實。
只有破除了懼遼心理,以後再面對金人、阻卜人等所有敵人,才能把敵人當成有腳有手也會死的“人”,而不是砍不死、追不上、逃不掉的怪物。
不過,在具體實施上,徐澤並沒有一開始就展開普天蓋地的教育動員。
其人反而做了另一件似乎不相干的事——修路。
自去年共建會鋪開,並完成軍隊初步整編之後,同軍各師工程營就分段承接了各地連線雄州的交通幹道建設。
而農閒之後,各縣村共建會的交通的主要任務,也是優先整修本籍道路,並將之連線進入“北伐道路管網”之中。
過去的百多年時間裡,趙宋在河北不管是挖建塘泊,還是種植榆塞,本質上講,都是對道路交通網的破壞。
都是以極大犧牲河北路生活便利和生產基礎工程為代價,換取軍事上的微弱防禦效果。
同舟社掌控河北後卻,反其道而行之,擺出一副要將大路修範遼國家門口的做派。
趙宋北伐的口號喊了百多年,但一直沒有付諸行動,唯有徐澤一來就這麼搞,是個人都能看到徐社首北伐的堅定決心。
此舉自然成功勾起了河北軍民的懼遼情節,各地官民紛紛透過各種渠道表達自己的憂慮。
徐社首廣納忠言,順應民心,表示道路暫時不會修到莫州以北。
嗯,就是暫時。
今年軍隊再次擴編後,各師工程營又根據徐澤的命令,再次啟動莫州以北的道路修整計劃。
不僅修路,徐澤還向河間戰區增派了五個師,並命河北東路接遼各軍州在遼軍的眼皮子底下大肆修建烽堡。
內憂外患的遼國自然不能忍受孱弱南朝如此明目張膽的背盟行為。
留守南京的遼國南府宰相張琳、參知政事李處溫等人一面速報正在沙嶺捺缽的皇帝,一面遣人速往白溝驛向南朝抗議。
知雄州事和詵早得了徐澤的命令,對其置之不理。
沒過多久,遼國皇帝的親使同平章事左企弓、同知殿前點檢事耶律高八率領的使團也趕到了白溝驛,要求前往東京開封府,面見南朝皇帝。
和詵不敢擅自作主,立即上報在大名府的徐澤。
外曹行人司司首高藥師很快就奉命趕到了雄州,並帶來了同舟社社首徐澤轉告遼使的意思:
其一,趙宋皇帝已經委託京東東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宣撫使徐澤全權處理對遼事宜。
河北兩路皆歸同舟社統轄,貴使不必再辛苦前往開封府,同舟社有權回覆你們的所有疑問。
其二,自家房宅失火,久拖不滅,必會殃及鄰里。
遼國動亂好幾年,貴軍無力平亂,致使國內混亂不堪,流民四起,已經嚴重影響到趙宋北疆的安全穩定,我們對此深感憂慮。
要麼,你們放開邊境,讓以平滅天下戰亂為己任的同軍北上,替你們平滅國內的大小動亂;
要麼,我們在自己的邊境修建烽堡,以應對遼國國滅之後最混亂的局面,貴國無權干涉。
高藥師還奉勸左企弓:貴使還是基於本國現實和雙方實力對比,想好了本國該有的外交策略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