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看了看被王稟改成曲面的城門洞和其後的重城,放棄了繼續炮轟城門的設想。

“他孃的,還是小看老王了!算了,不打了,這一仗咱們得改變策略,回營吧。”

燕青見軍正這麼快就收工,提議道:

“軍正,大炮不好用,咱們要不要改挖地道,或者製作鵝車攻城?”

“不用了,這些小兒科對付不了老王。你先替俺擬一份防炮擊城防工事報告,要交給陛下的。”

這是宋軍第一次防守時出現防炮擊工事,李逵敏銳地意識到攻守雙方的戰術將因陽曲城之戰而改變,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向皇帝彙報。

“是!”

確定不可能輕易拿下陽曲城後,李逵果斷調整策略。

留下一個師繼續盯防陽曲縣守軍,其人則帶著主力北上掃蕩三交口、百井寨和赤塘關等城寨,以打通代、忻兩州和太原府的聯絡,好統籌使用兵力。

京東西路東平府平陰縣。

當李逵進入太原府時,大同正乾皇帝也即將結束東平府之行。

東平府六縣,徐澤時間有限,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四縣。

總體來說問題依然不少,但瑕不掩瑜,各地的治理要好於他的預期。

臨行前,其人有意考校了知東平府事時文彬幾個民政細節,對方雖然做不到對答如流,也基本沒有卡殼,算是比較用心了。

“三年過去,時知府的治政水平有明顯提升啊!”

得了皇帝的表揚,時文彬欣喜萬分,臉上卻有些惶恐。

“不敢欺瞞陛下,臣得陛下信重,僅用四年時間就由知縣做到知府,深感能力不及,只能不斷鞭策自己,府中事務也多耐屬僚得力,其中還有一名濟州來投的舊吏。”

濟州在趙宋治下,時文彬為地方官員,自不能隨便招攬使用敵國的人員。

這事並不新鮮,徐澤割據京東、河北後就不斷有宋地人才來投,如何處置早有定例。

“給吏部和外部報備沒有?”

徐澤面色未變,語氣依然平緩。

“報備過。”

“平身吧。”

這事徐澤其實知道,時文彬所說之人正是濟州鄆城縣小吏宋江。

九年前,時文彬曾知鄆城縣,宋江便是其人最得力的助手,待他離任,新任知縣自然會打壓這個前任留下的“釘子”。

宋江那幾年過得很不如意,已有離去之意,只是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得知老上司出任東平府知府後,其人便冒險投奔。

時文彬雖欣賞宋江的才幹,卻害怕同舟社的法度森嚴,一面將宋江安排在客棧之中看管,一面又按規定向彼時的外曹和吏曹上報。

徐澤還在梁山時,曾安排情報處盯防宋江,後來事業做大,宋江已不足為慮,就沒有再浪費人力,撤銷了這條情報線。

但王四卻對宋江印象很深,得到時文彬的上報後,其人就立即組織人手進行調查,並向徐澤做了彙報。

不過,這都是暗線上的事,時文彬並不清楚,徐澤自然也要裝作不知道。

“時知府著重強調這名屬吏,想必其人真有才幹,可在隨員中?”

時文彬暗自為宋江可惜,錯過了這一次面聖的機會。

“回陛下,宋押司已經透過銓選,赴任隰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