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軍對陽曲城的第一波攻擊自然試探,李逵只出動了一個炮營,還有三個普戰營用於掩護,以防止守軍突然出城反擊,其人將指揮位置放到了炮營。

“目標城門樓,打十炮,一炮一炮的打。”

“軍正,試炮?”

“他孃的,廢話!”

炮營營正縮了縮脖子,趕緊挑選出十個素質最硬的炮組。

不多時,各炮組調整好射擊引數,相繼開炮。

李逵、燕青和炮營營正三人均拿起望遠鏡,仔細觀察彈著點。

試炮的效果很不理想,倒不是炮營訓練不好命中不了目標。

實際上,除了兩發炮彈角度偏高擦著城門樓飛走外,其餘八發都沒有偏離目標。

在這麼遠的距離,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

主要問題是沒有造成該有的殺傷效果,炮營營正當即苦著臉向李逵請示。

“軍正,要不讓咱們往前挪五十步後再打?”

陽曲城上樹了不少立杆,其上懸掛著很多粗草繩,宋軍就是靠這些東西防炮擊的。

飛行了較遠距離的炮彈打在軟趴趴混不受力的繩子上,動能急劇衰減,很快就滾了下來。

炮營營正見到無往不利的大炮被剋制,來了火氣,才會向軍正建議冒險挪動陣地到守軍弓弩打擊範圍內開炮。

“算了,咱們大老遠運炮彈過來,不要浪費在這上面。”

“可是——”

炮營營正見李逵還在透過望遠鏡觀看城門樓上的情景,暗自在心裡嘀咕。

“這麼大老遠運來炮彈,不就是要讓俺們炮兵發威的麼?”

敵軍這種繩障並非能夠完全防住大炮,剛才的炮擊中,便有一發炮彈折斷立杆後又破壞了後面的建築。

抵近了射擊,多炮覆蓋,肯定能摧毀部分繩障。

李逵收回目光,對正鬱悶中的炮營營正命令道:

“選一段城牆,五門炮一組,依次射擊,俺喊停再停!”

“得令!”

城牆後面,守城兵卒親眼見到王總管設計的防炮措施很有效,士氣大漲,待同軍的炮擊停止,兵卒們已經敢大著膽子張望遠處敵軍的動向了。

只是,才看了一會,敵軍的炮擊又開始了,趕緊躲了起來。

這次,同軍沒有打城門樓,似乎是專門轟擊城牆。

受引線的影響,五炮同時射擊基本做不到,總有炮快一點,有炮慢一點。

但這點細微的差別對心懷忐忑的守軍兵卒來說基本感受不到,宋軍兵卒只覺得敵軍的炮彈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砸在城牆上。

然而,在李逵的視野中,卻是另一番效果。

炮彈砸在陽曲夯土城牆上,除了激起極少的灰塵並留下一個很淺的印記外,基本沒啥破壞力。

若不是其人一直透過望遠鏡觀察,根本注意不到這些細節。

才發射幾組,李逵就喊了停——太浪費炮彈了。

這種夯土牆對付傳統的水攻、穴攻等手段很不頂用,對付起實心彈炮擊來卻格外的好使,正應了“歪打正著”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