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總有奸臣想害朕(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稟心心念唸的朝廷,此時卻再次大亂了。
先是出使大同的太宰王黼回到東京城,帶回了正乾皇帝要求轉給教主道君皇帝的話“管不好河東路,朕來管!”
徐澤明擺著就是要吃下河東路,並且明確表達了不想再跟大宋談判的意思。
面對這樣的局面,教主道君皇帝趙佶能夠做出的選擇卻少之又少。
要麼,奮起反擊,詔令全國軍民抵抗侵略,誓死捍衛大宋王朝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然後,坐等還在京東路的徐澤率大軍攻入開封府。
再由下一任皇帝趙桓下詔宣佈前任為禍天下二十餘載的種種罪責,並請求大同“幫助”大宋清理國內的奸臣,報酬就是河東路,甚至還有京東西路、淮南東路……
要麼,果斷割肉,承認自己確實管不好河東路,請求強大的大同“義務”幫助大宋清理門戶。
並向天下公佈這些北漢餘孽賊性不改,靠著大宋朝廷的多年供養,個個肥如蛆蟲猶不滿足,還一再違抗聖旨招惹強敵,欲要把大宋拖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要麼,裝痴賣傻,既打不過大同又管不了臣子,索性不管不問坐視河東路陷落。
然後,等大同吃飽喝足了,再乞求偉大而仁慈的正乾皇帝放過大宋。
或者,繼續割讓京東西路?
沒等慌亂的趙宋君臣討論出一個章程來,譚稹、童貫兩任河東路宣撫使就聯袂回到了開封府請罪,帶來同軍已經攻進太原府的訊息。
譚稹逃得很果斷,也不清楚太原府現在究竟有沒有被同軍進攻。
其人只是依據同軍以往戰例,推測同軍肯定早拿下了壽陽、榆次兩縣,應該正在攻伐陽曲縣。
得到了這個訊息,趙佶反而解脫了。
以同軍的恐怖的攻堅能力,如果現在就已經打到了太原府,朝廷就算想救援也根本來不及。
怕是救援兵馬還沒有完成集結,陽曲縣城就已經被同軍攻破了。
治所陽曲縣都沒了,還用糾結要不要救太原府麼?
太原府若是沒了,河東路也不用再考慮。
多好,樂得輕鬆!
反正保不住,還不如拱手送給大同。
說不定徐澤一高興,就退兵回燕京了呢?
不過,太原府畢竟還沒有傳來陷落的訊息。
河東路三府十四州八十一縣,同軍現在最多也就拿到了小頭,還有大半的府州掌握在朝廷手中,徐澤也未必能夠一口吃得下。
教主道君皇帝頭腦清醒得很,這種形勢下,即便要割地求平安,也絕不能由他這個天子提出來。
可現在的問題是這一任宰執班子基本廢了,沒人能背這口鍋。
王黼、白時中都在養傷,還上不了朝。
蔡攸和梁師成肯定願意背鍋,但以二人名聲和能力,怕是聖旨還沒出開封府,就能把事情搞砸。
剩下的王安中、趙野、李邦彥等人更不用考慮,完全不夠格。
到了這個時候,教主道君皇帝越發懷念蔡京了。
魯國公仍以待罪之身為由,窩在府中不肯復任。
趙佶準備再去一趟魯國公府,親自請其人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