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夷狄入中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事就由你和吳用一起處理吧,我還要接著巡視。”
“這?”
儘管心裡清楚兩國勘界其實沒啥實際意義,等大同穩定了北疆形勢就會大舉南下,但此事畢竟非同小可,王四還是擔心自己會處理不好。
“陛下,臣——”
徐澤扭過頭,笑道:
“放心,戰略主動權在我方,以趙宋君臣的軟弱,沒有什麼談不成的。”
這次出巡西面諸州,是徐澤的預定計劃,趙宋來不來使者,該巡視的地面都得巡視。
即使呆在燕京,沒有什麼要緊事,他也懶得見趙宋使者。
大同建國後,徐澤並沒有立即放張邦昌等人回去,而是將他們扣留了大半月。
待張邦昌回到東京,大同建國的訊息早傳到了趙宋,其人貴為宰相,卻擅自參加叛逆的開國大典,自然沒得好果子吃。
教主道君皇帝盛怒之下,將張邦昌落職,命其監成都府路永康軍酒稅。
倒黴鬼張邦昌落了職,但同舟社建國徐澤稱帝的問題還得解決。
針對這一問題,趙宋朝廷分成了兩派。
嗓門最響亮的可以算做主戰派。
這些人認為徐澤冒天下之大不韙割據稱制,已失河北、京東人心,又立於四戰之地,絕不可持久,請天子立即昭告天下,討伐逆賊。
當然,這些人還沒有頭腦發熱,認為宋軍能打得過同軍。
有人審時度勢,提出派使北上聯絡金國,邀其一同出兵夾擊偽同政權。
並且,同時聯絡遼帝耶律延禧,邀請其南下河東,再派大軍護送其人回燕京復國。
有主戰派,自然有主和派。
這部分人避開投賊賣國的話題陷阱,只問大宋若是和偽同開戰,緊鄰河北的開封府如何抵擋賊軍南下,被賊軍嚴重威脅的東南漕運又如何保障安全……
趙佶這些年其實已經被徐澤打怕了,根本就不敢與徐澤為敵。
只是,趙宋危機重重,前些年靠同舟社的強大武力鎮壓才勉強維持。
若是任由徐澤稱帝,而朝廷沒有任何表示的話,各地的矛盾將會爆發,趙氏江山恐怕會就此分崩離析。
而且,當前也的確是個機會,要是真能聯絡上金人和遼帝,內外使力南北夾擊,說不定還真能滅掉剛剛建國人心不穩的偽同政權。
皇帝遲遲不表態,兩派爭吵了小半旬,總算達成了一些共識:不管是戰是和,先調集大軍,確保開封府的安全再說。
但趙宋朝廷的調兵命令尚未發出,大同政權就先行動了。
先是大同海軍進入長江口並俘獲靜海水軍,隨後,河北路同軍關勝部兵出大名府,進駐衛南,威脅滑州。
因兩地距離開封府有遠近,緊急軍情趕在了同一日送達東京。
然後,東平府、沂州方向的賊軍也都有調動。
很明顯,張邦昌回到東京之前,徐澤就已經先調了兵——這賊子根本就沒想好好談!
大同調兵遣將,準備嚴重不足的趙宋淮南、京畿等地則一日三驚,徐澤提二十萬雄兵南下,即將改朝換代的訊息滿天飛。
到了這個時候,趙宋君臣才沮喪地發現,朝廷其實沒有與徐澤討價還價的資格。
可張邦昌已經啟程前往成都府路了,其他的重臣都不敢北上。
又磨了好幾天,趙宋朝廷才選出勘界使者。
。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