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艱難的決策(第3/3頁)
章節報錯
“社首。”
待眾人彙報完,吳用面色凝重地走進徐澤,將手中的樹葉攤開,裡面是兩條被將士們踩死的地龍。
“風向有變,燕子低飛,蛤蟆、地龍盡皆出洞,今日恐怕有大雨,我們的作戰計劃需不要更改?”
一流將帥大戰前,必然要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徐澤自然不會在這事上犯迷糊。
實際上,他早就觀察到了部分天氣將要轉變的徵兆。
早上起來後,空氣就有些溼悶,剛才的燕子低飛,風向變化更是看在眼裡。
“烏程。”
“屬下在!”
“燕京周邊,這個時節可有下暴雨的記錄?”
“回社首,屬下記憶中並沒有,但屬下還問過附近不少老者各時節的天氣,可以確認的是四十六年前這個時間段,曾有過一場大暴雨,桑乾河決堤,水淹良鄉和玉河兩縣。”
烏程本就是燕京人,熟悉本地情況。
其人受命潛伏後,為了同舟社的北伐大業,更是做了不少功課,其中就包括收集燕京周邊的氣候資訊。
即便不打仗,這些天氣情況,也能為同舟社治理燕京提供資料支撐。
徐澤點點頭,不置可否,又看向一旁的李忠。
“李忠。”
“屬下在!”
李忠一直在親自督導浮橋搭建,最是清楚這其中自己的責任有多重。
不待社首繼續問話,其人就答道:
“只要不是持續暴雨和長時間大雨,導致桑乾河漲水超過三尺,浮橋就不會有問題。”
李忠說這話自有底氣。
即便是後世,有現代化的手段,在沒有充足的資料支撐的情況下,也很難準確預報陌生地域幾天後的天氣情況。
但春日多雨,說下就下,總不能因為可能有雨就不搭浮橋了。
而工程營搭建浮橋,最怕的就是下雨導致的河水暴漲,相應的課題攻關也最多。
為了保證大軍安全渡河,這次十幾個工程營同時施工幾天,並不是搭建一座浮橋,而是整整三座!
“嗯!”
以現在的天候情況看,今天要下雨的可能性極大,只是不知道要下多大,下多久。
春季不僅多雨,還會細雨連綿,動輒數日,甚至十天半月都是常有的事。
若是因為可能下雨,就放棄精心準備這麼久的大戰,下次要等到什麼時候,萬一又要下雨呢?
但不管不顧也不行,古往今來,一場風,一陣雨、一次地震,甚至一顆流星等偶然因素使得必勝的大戰最終輸掉的例子枚不勝舉。
做大事要有大毅力,也更要尊重客觀規律。
不可為而強為之不是有魄力,同軍雖然強悍,也沒有強悍到逆天而為的地步。
部下能提供的只能是參謀建議,審時度勢臨機決斷的,只能是主帥。
徐澤不再說話,轉身登上指揮高臺,抽出望遠鏡看向對岸。
不多時,其人下定決心。
“擊鼓!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