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燕京攻略(第3/3頁)
章節報錯
延伸的大軍補給線被拉長了很多,連渡五條大河,安全壓力也會直線上升。
漫長且脆弱的糧道將很容易受到敵軍的打擊,任何一個節點出現失誤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當然,徐澤也可以選擇直接走滄州或著乾脆走渤海運送糧草輜重。
但走滄州進入武清縣,需要越過正值春訊的界河。
而且兩縣都有大片河流泛濫形成的沼澤地,小股人馬透過問題不大,大批民夫押運數量龐大的糧草輜重,卻是不得不考慮這些地方的道路情況。
去年底,阮小七就曾命陸戰隊在析津府沽水岸登陸,並深入內地近百里。
此舉除了耀武逼迫遼國認清形勢外,還有實地考察走海路運輸大軍和糧草,並從東線直接進攻燕京的可能性。
結果顯示,這條路行不通。
彼時還是冬季枯水期,軍隊就已經很難通行。
現在春訊期漲水,下游再次氾濫,再走這條道路就太不理智了。
要是探知訊息的遼人在上游築壩引流,或是一場意外的春雨,就能讓精心準備幾年的北伐功虧一簣。
“此計不錯。”
徐澤點點頭,先肯定了劉舜仁的建議,隨即話鋒一轉。
“只是大軍迂迴過於浪費時間,且增加了糧草轉運難度,若是遼軍選擇險要地段據守,再遣精兵襲擊我軍糧道,豈不是受制於人,白白浪費如今大好形勢?”
在社首和藹話語的引導下,劉舜仁逐漸放開,少了一些顧慮,繼續應答。
“末將還有一點想法。”
“講!”
“燕京城中原本沒有什麼軍隊,遼國剛剛變天,為了應對王師北伐,這段時間應該招了不少地方軍隊入京,這些軍隊相互之間並不熟。”
“平日裡還好,若是調出大批人馬出城對抗王師,城中肯定很混亂,社首隻要抽調兩千精兵由桑乾河上游渡河,就可輕易拿下燕京。燕京一下,在外的大軍必潰。”
這建議怎麼這麼眼熟?
徐澤隨即想起來了,原本歷史線上,宣和四年宋軍第一次北伐失敗,第二次北伐時得到郭藥師的投誠,主帥貌似就是聽取了郭藥師類似的建議。
結果,還真讓他們拿下了燕京城。
只是,隨即又丟了,順便搭上這次北伐的幾十萬大軍,也真是神仙操作。
不能說現實與歷史驚人巧合,也不是已經死掉的郭藥師和還活著的劉舜仁“不謀而合”,只能說戰爭本就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問,這二人又都是務實的將校。
沒見識過同軍的真實戰力之前,以郭藥師、劉舜仁等人對“宋軍”戰力的固有印象,想要破解當前“僵局”,實在想不出更好的戰術。
以宋人的懦弱和好佔便宜,一面以大軍繞路吸引遼軍主力出城對峙,一面派出精銳兵馬偷城,就是當前形勢下的最優解。
當然,劉舜仁提出這個建議,也肯定有順便建功,甚至繼續掌控軍隊的小心思。
畢竟,偷城需要熟悉燕京情況且敢戰的精兵才行,以宋人為主力的同軍,哪有全是遼人的常勝軍好使?
“好!很不錯,你且隨我大軍行動。”
得到徐澤的讚許,劉舜仁頓時來了精神,趕緊行禮。
“末將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