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要出大事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澤在蘇州、秀州和杭州待的時間加起來,都不到二十天,卻將三州人心收拾了大半,連市容市貌都煥然一新。
就拿誅滅朱勔一家來說,徐澤雖然忤逆了天子聖意,但做得有理有據,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而且,無論站在哪個角度看,徐澤這一路的所作所為,都是為趙氏江山而不計個人榮辱得失。
對於徐澤狠殺不法、撫順民心的手段,天子就算心中忌憚得要死,嘴上還不能不加以表揚。
就如同知蘇州事趙霖家“突發大火”,全家死於非命,天子立即下詔追其美諡,並對趙知州出仕以來“多有政聲,政績斐然”的事蹟大加讚頌一樣。
平定兩浙路之亂,不僅要打好“軍事仗”,更要打好“政治仗”和“人心仗”。
這也是童貫“制置使”之職前,要冠“宣撫”之責的原因,朝廷又不是土匪山寨,真拋棄人心不要了,馬上就能倒臺。
童太傅到江南後,雖然沒有率兵攻打賊人,甚至沒有到靠近賊人的杭州來,卻並非不履職。
實際上,無論是在蘇州,還是秀州,他都在極力盡好自己的“宣撫”之職。
不僅要履職,還要做得比徐澤更好。
儘管從目前來看,這個目標根本無法實現,但做不做得到是一碼事,做不做又是另一碼事。
兩浙路因為朝廷的惡政而陷入混亂,給了野心家方臘起事的藉口,但此賊並沒有兌現自己許諾的能力,他唯一能做的,是給百姓帶來更深的絕望。
和方臘的只知破壞相比,知錯能改的朝廷顯然更得人心,原本朝廷和方臘二者之間只需要比爛就行了。
結果,徐澤入局後不僅趕跑了方臘,還殺掉了方臘和朝廷都殺不掉的朱勔,更為兩浙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秩序。
天子要是有徐澤這手段,該多——
咳,咳。
為了大宋殫精竭慮的童太傅只能放棄幻想,繼續為趙氏江山鞠躬盡瘁。
確認京東兵馬的確追擊賊軍進入明州境內後,童貫又派大將王稟統帥五千兵馬入越州,佔據越州入杭的重要節點蕭山縣。
此舉既是代表朝廷正式接管越州,恢復地方行政,收攬人心的需要,也是為了拓展安全範圍,增加示警距離,預防徐澤突然回軍襲擊朝廷大軍。
同是,進一步擠壓徐澤部的迂迴空間,警告其人差不多就行了,早點滅掉這個什麼賊人王英,趕緊帶兵回杭州,繼續做沒做完的平賊大事。
平定兩浙路之亂的實際統帥童貫既要扛著天子不斷催促的壓力,又要讓徐澤做事還不鬧事,顧慮重重之下,不免有些縮手縮腳。
而這次平叛的絕對主力,天子欽定的頭號打手徐澤卻沒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想法,其人所有的行動皆遵循既定戰略。
以徐澤的手段,當然不可能讓早就接受整編的王英部賊軍再次逃脫,並禍亂明州。
實際上,在魯智深拿下剡縣的同時,徐澤就已經親率本部兵馬進入了明州境內,直接以“宣撫”之職接管了地方軍政大權,自始至終都沒有“追擊賊軍”的戲碼。
而明州官府之所以沒有及時派人聯絡宣撫制置使,向其彙報徐澤“強佔”明州的實情,自是因為他們沒法彙報。
徐澤率軍由陸路沿慈溪進入鄞縣的同時,之前停泊在越州纂風鎮港口的靖海艦隊分艦隊就駛入了明州定海海港,並接管了海港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