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軍隊的獸性(第2/2頁)
章節報錯
次日的課上,社首並沒有公佈眾人昨日的答卷,也未對此事做任何評價,而是直接上課。
社首並沒有講軍法官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開展軍法工作之類枯燥的課題,而是跳出事務性的工作,講解規律性的知識。
楊喜早就意識到盯住問題尋找不到解決方案時,不防抬高視野,以更全面地分析問題,跳過現象追根溯源,興許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這或許就是社首與眾不同,總能超越其他人的原因吧?
第一課,是軍隊的起源與演進。
在社首敘述中,軍隊並不是開天闢地就有的。
最初的人類社會早期,聚群而居,力弱者採集,力強者漁獵。
部落的收穫基本靠天收,打到了獵物族人就能吃頓飽的,打不到獵,便只能吃點果子充飢,食物僅能維持部族勉強繁衍。
這個時候,人類主要是同自然爭鬥,面對的敵人主要是極端天候和各種野獸,還沒有軍隊,只有狩獵小隊。
有些野獸雖然兇猛,但智慧有限,不需要太專業的戰鬥技巧。
部族之間也極少有劇烈衝突,因為衝突帶不來收益,還有可能會造成雙方人員的重大傷亡。
這種早期的人類形態離同舟社其實並不遙遠,海東郡的東部高山之中,仍有一些“與世無爭”的矇昧生番。
後來,人類學會了耕種和畜牧養殖,部族的收入變得穩定起來,慢慢有了積餘,部族之間也開始有了貧富分化。
或是富有的部族為了奴役人口,或是貧窮的部族為了掠奪食物,部族之間的爭鬥開始頻繁起來。
在爭鬥中,各部族的首領和智者發現,與人鬥和與獸鬥是兩碼事,靠人海戰術一窩蜂上,已經無法應對越來越頻繁的部落衝突了。
於是,一些部落開始有了更細緻的分工、更強大的殺人工具和更專業的殺人技巧,為了殺人而生的軍隊便誕生了。
早期的軍隊為了自己和部族的生死存亡而戰,勝者通吃,敗者不死也要淪為奴隸,作戰極為野蠻,戰鬥力也極為兇悍。
曾經盤踞海東島西的各部生番便有這樣的軍隊,百年前的生女直各部也是這種狀態。
再後來,大魚吃小魚,部族之間不斷聯盟或者吞併,最終產生了國家。
這個時期的軍隊,在頻繁的戰陣廝殺中練就了高超的戰爭技巧,又透過不斷的戰爭繳獲維持了極高計程車氣,是最野蠻,最富有侵略性的階段。
曾經橫掃海東島南的毗舍耶國和現在正在擴張的金國,都處在這個階段。
這就是為什麼社首堅持自己建設軍隊,且在尚且弱小時就堅決打擊金國的原因之一——不打痛金人,金人就會來打同舟社。
舉了金國的例子後,徐澤又列舉了曾經橫掃六合的大秦,以及現在強勢崛起的同舟社,也存有類似的“血脈”。
二者雖然組織形態不同,比之金國的軍隊要更“高階”一些,但都是侵略性極強,不斷擴張的戰爭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