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軍隊的獸性(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批輪訓的軍官全部趕在預定時間前報到,張紹組織召開了輪訓開班儀式,眾軍官翹首以待的社首徐澤果真出席了會議。
不過,開班式的議程很簡單,僅有兵曹曹首張紹宣佈集訓日程安排,以及憲曹曹首周畀明確集訓期間紀律兩個議程。
康達心心念唸的社首卻沒有發表講話,而是給集訓的每名軍官發了三張竹紙。
徐澤給受訓學員出了三個問題,要求現場作答。
其一,橫掃天下,開創歷朝未有之疆域的強大唐軍,為何頻繁參與政變,並最終在軍閥混戰中毀掉了鼎盛一時的大唐?
其二,大宋僅用十餘萬禁軍就能一統宇內,平滅十國,為何現在二十餘萬裝備精良的禁軍,卻不能給同舟社以有效的殺傷?
其三,軍官輪訓為何要從憲曹系統開始?
前兩個問題,宋人其實有很多研究,也傳下了不少名篇,眾人或多或少都接觸過。
社首也沒有限定答題範圍,但明眼人都知道,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只能圍繞本職工作來談,自己答的再差,也比“抄答案”要好。
楊喜沒有軍法官的工作經驗,只能結合自己在社首身邊的工作經歷和所思所想答題。
他先想到了眾人都有私心,而手握有兵權之人更容易放縱慾望,驕兵悍將若無人能制,就會想著制人,必須要靠嚴格的制度來約束他們。
隨即,他又想到大宋在這方面實際上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甚至矯枉過正,嚴重犧牲了軍隊的戰鬥力,使得本朝屢屢受外敵欺辱。
能不能找到一個平衡點,既維持軍隊戰鬥力不失,又保證手握重兵的軍官不能胡作非為?
社首的意思顯然是要在憲曹系統上做文章,但楊喜現在已經不像剛出書院時那般稚嫩了。
他已經看到了人性的複雜,更想明白了同舟社的大軍現在之所以能執行嚴格的軍紀,靠的其實並不是憲曹系統,而是社首的人格魅力和長期積累的巨大威望。
有社首在,肯定不用擔心任何掌兵之人敢造反,哪怕社首手中沒有一兵一卒,只要他站出來,身後馬上就能聚集千軍萬馬。
但等到社首等百年之後,同舟社的攤子早不知道有多大了,僅靠一個單薄的憲曹,真能管得住歷經血戰的虎狼之師?
如何保證遠在萬里之遙的駐軍軍法官認真履職,而不是受戰將的威逼利誘,或者二人乾脆沆瀣一氣?
越想越迷茫,楊喜為自己能看到問題,卻想不出答案而沮喪。
這個時候,他才越發明白,社首當年像他這個年齡就帶著王四一人到梁山泊,並開創了這麼大的局面,是多麼的艱難。
楊喜還想到了曾經陰鬱的自己和懦弱麻木的父親,社首又是怎樣把一支人心各異的隊伍帶出來呢?
直到不少人已經答了大半題,楊喜才停止思考,奮筆疾書。
得益於在社首身邊工作練就的快筆,楊喜終於在規定時間結束之前答完了題。
洋洋灑灑寫滿了三頁,卻不知所謂,交上去後,心裡甚是忐忑。
其後,輪訓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