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多了一個道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混世魔王”樊瑞就是在亂世狂潮中游得正歡時,突然擱淺的魚蝦之一。
應該說,其人下場的時機剛剛好——如果紅五營衝勁再強些的話就更好。
樊瑞起事時,紅五營剛剛擊敗了京東東路轉運使吳汝翼統率的兩萬大軍。
李子義此舉不僅大大鼓舞天下反賊,更吸引走了朝廷大部分的機動兵力。
京東東路官軍節節敗退,就是在赤裸裸的告訴野心家們:
看見沒,這就是大宋!
一隻手就能輕易摁倒的虛弱胖子!
樊瑞就是野心家之一,也的確受到了李子義的鼓舞。
其人自幼便不安分,喜好舞槍弄棒,結交江湖朋友,志向異於鄉人。
父母亡故後,樊瑞便賣掉了家中的十餘畝薄田,開始闖蕩江湖。
這些年,一直行走於兩淮和京東各地,在這過程中,其人開闊了眼界,學會了一些江湖騙術。
還結識了項充、李袞二位好漢,有了做事的幫手。
更是見到了大宋君昏臣奸,官府與上戶聯手欺壓百姓,各地早就民怨沸騰了的事實。
由此,樊瑞起了別樣心思,一心想在這亂世做出點大事。
其人最初選定的起事地點是芒碭山地區。
此地位於徐州、亳州、單州和應天府四地交界處,是典型的“四不管”地帶。
芒碭山其實不是一座山,而是二十餘座大小山丘構成的複雜地形帶,其地方圓數十里,多河、澤、山、石,非常利於隱藏行跡。
千餘年前,漢高劉邦放走逃犯後,便是在此處斬白蛇起義的,從風水上講,這裡就是開創基業的潛龍之淵。
可惜,為了應對李子義在京東東路鬧出的大動靜,朝廷調集各地大軍,彙集於應天府和徐州等地。
官府狠抓備戰,自然就加強了徐州等地的治安,突如其來的“嚴打”,讓樊瑞還未準備好的“大事”胎死腹中。
不僅如此,其人之前發展的一名起事骨幹也因酒醉後鬧事,被抓進了大牢。
擔心訊息走漏,樊瑞匆忙帶著剩餘的骨幹分子,逃到了項充老家廬江縣金牛鎮。
其人本打算潛藏一段時日,等風聲過去,再重新選擇起事的時機和地點。
卻沒想到臥牛山李子義僅僅出山半月,便攪動了天下風雲。
就連遠在淮西的無為軍,也在謠傳京東紅旗老五的威名了。
恰好有胥吏下鄉,清查近期的外來人口。
心中有鬼的樊瑞不敢將命運交於他人掌控,乃搶先一步發難。
藉口朝廷加稅無度,上戶與胥吏勾結盤剝鄉里為由,殺死了這個倒黴的胥吏。
又以江湖手段詐稱無上仙法,蠱惑數十愚昧鄉人聽其號令,殺死本村上戶,分其浮財,淫其妻女,輕易裹挾了數百人。
到了這個時候,樊瑞已經回不了頭了,索性狠下一條心,繼續殺上戶分浮財,裹挾更多的村民。
兩日之間,就聚集了數千人。
還將倉促出兵平亂的奉化軍無為第一指揮打敗,取得了最關鍵的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