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甲在手,樊瑞雄心自起。

起事前,其人堅信自己會是第二個李子義。

但到了這時,他已經看不上李子義了。

李子義搞出那麼大的動靜,卻叫什麼“紅五營”?

太沒排面了!

一個營頭能有多大?

要麼就不造反,造反就要當王!

“混世魔王”,那也是王!

混世魔王樊瑞信心百倍地帶著自己的精兵強將,圍攻廬江城。

事實證明,大宋確實是一隻手就能摁倒的虛弱胖子,可惜,那隻手屬於李子義,而不是他樊瑞的。

在廬江城下撞得頭破血流後,他才想明白,自己的大腿都沒有別人的手腕粗。

其部圍攻廬江五日,並且再一次打退官軍的救援,但廬江始終不克。

樊瑞心生懼意,匆忙撤入巢湖隱藏。

之前一路裹挾的賊軍眼見形勢不對,竟在撤退的過程中,散去大半。

這件事給了樊瑞極大的打擊,開始重新審視自我。

其人終於意識到,靠裹挾鄉民,再多人都成不了大事,乃改變策略,將跟隨自己的餘部重新整編和訓練。

樊瑞的改變,效果是顯著的,其後接連打退了本地官軍的兩次清剿。

但其人畢竟是倉促起事,沒有後方,也基本沒有迂迴空間,隨著官府包圍圈越縮越小,被滅是可以預見的事。

實際上,得知朝廷派來了西軍精銳,即將開始合力圍剿時,樊瑞就起了事有不濟,便金蟬脫殼,遠走他地的想法。

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再次出乎其人的預料。

平亂西軍才到達巢縣一日,就又匆忙撤走。

似乎,他們跑大老遠的,就是為了來這裡嚇唬自己一番。

隨後事情的發展,更加離譜。

官軍居然主動放開已經收縮的包圍圈,撤到了城內。

其人小心打聽數日,才知道原來是之前李子義狗日的慫貨要招安,朝廷將本用於平定紅五營的西軍,調來了無為軍打自己。

但不知怎的,李子義突然反悔,跟朝廷再次幹起來了,西軍又被調了回去。

隨著京東兩路形勢的持續惡化,各種謠言不脛而走。

諸如童貫被李子義打死了,屍體點了天燈,燒了三天三夜不滅啦;

紅五營已經攻克南京,打到了京畿,東京馬上就要被攻破,大宋要變天啦;

教主道君皇帝危急時刻,請來十萬天兵天將,滅掉了李子義大半兵馬啦。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