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城中大亂,城西的數營官軍近水樓臺,直接開門逃命,其餘的,則自知腿短,紛紛棄械坐地投降。

不過,逃出城的官軍也沒能跑多遠——徐澤親自統率的本部人馬也趕到了城西。

此戰,從吳汝翼出兵後,就出了不少小情況,脫離了徐澤戰前的設想。

最大的意外,當然是武松部居然被吳汝翼留在了樂昌縣。

讓之前先取樂昌,斷敵後路的方案失去了意義。

徐澤當即率部返身,正好於道上截住了潰逃出城的官兵。

五月初三,童貫、趙隆等人千盼萬盼的西軍首批平賊兵馬終於趕到東京。

未等這批精銳人馬洗去風塵,在朝廷精心準備的閱兵式上,振奮一日三驚的東京人心,鼓舞即將奔赴戰場的京畿禁軍士氣,

各地的戰報急奏就相繼傳到東京,讓朝廷大佬們失了分寸。

京東東路急奏:

平定李子義賊部的京東東路轉運使吳汝翼貪功冒進,誤入賊人包圍。

全軍兩萬人,僅殿後的廣陵鹽務巡檢武松部退守益都縣城,其餘諸部,無一得免。

京東東路再無大軍可掣肘賊人,形勢大壞!

淮南西路無為軍急奏:

金牛鎮有賊人樊瑞藉口朝廷加稅無度,鼓動鄉人作亂,自號混世魔王。

兩日之間,竟聚集千數人。

倉促出兵平亂的奉化軍無為第一指揮遭賊人伏擊,官軍潰敗。

賊軍聲勢大漲,隨即圍攻廬江城,無為軍告急!

荊湖北路常德府急奏:

有妖人鐘相以左道惑眾,自號大聖,言有神靈與天通,能救人疾患;

陰語其徒“法分貴賤貧富,非善法也。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

持此語以動小民,故環數百里間,小民無知者翕然從之,備糧謁相,謂之拜父。

有信徒出首,本府擔心激起民變,不敢擅斷,伏請天子聖裁。

一個月前還是太平盛世的大宋,竟然直接顯現風雨飄搖、國勢將崩之象。

讓正為北海之戰收尾的徐澤也嚇了一跳。

黑三郎和方臘都還沒出手呢,天下就這麼亂了,大宋不會這麼快就要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