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年(第1/3頁)
章節報錯
穿越者擁有超越時代的眼光,但也不能脫離時代,
只有立足於時代,解析時代矛盾,才能解決這個時代的問題。
所以,穿越者註定是孤獨的,
對很多事,徐澤都有深入的思考,卻不能一股腦告訴自己的下屬,
他只能等待時機成熟後,再逐步將自己的想法放出來。
在徐澤的設想中,未來的同舟社治理體系,
“官”與“吏”的界限將會慢慢模糊,“官”也會越來越不好當。
在這點上,必然會遭到很多“有出身者”的抵制——甚至會包括趙遹和宗澤在內。
但事關統治區的長治久安和整個文明的未來,不能為了減輕阻力,就選擇妥協讓步。
這就體現了造反者的好處——不必太在意既得利益者的態度。
要是顧慮桌上吃飯人的臉色,那還掀什麼桌子,造什麼反?
正如宗澤所說,大宋做事的官員不是冗餘了,而是真的太少。
基層的大量實務,被上升通道極為狹窄的胥吏操縱,
而底層稅收和管理,又操於鄉紳宗族勢力之手。
這些現實矛盾既是極大的隱患,也嚴重影響國家的組織力和動員能力。
大宋的奠基者們絕對很清楚這一點,只是無能為力。
五代末世,天下征伐不休,飯都吃不飽,讀再多書,也擋不住別人一刀,讀書人的數量急劇減少。
亂世之中,所有的人都極度缺乏安全感,全被混亂的形勢裹挾著拼命狂奔。
任一方的勢力領袖都不可能像徐澤這樣穩健發育——
真要這麼做,絕對會被自己的部將先造反。
脫胎於這樣亂世的大宋本就先天不足,極度缺乏基層管理人員。
而得國過於容易,打天下的程序又與人才培養不配套,
攤子鋪得越大,底層缺人管理的問題越突出,
最後,就只能採用這樣的粗糙手段來管理國家。
因為依託這些人管理基層,
既可有效解決管理人才不足的問題,還能不發或少發俸祿,
有效緩解了財政困境,能讓更多的錢用來擴軍打天下。
這本是權宜之計,不能持久。
但隨著利益集團形成,又慢慢固化為制度,然後,便積重難返。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就如後世,“免費遊戲”才最費錢一樣,
國家在管理社會上省了人和錢,百姓就會出更多的錢,遭更多的罪。
就算靠共建會這種組織鋪攤子,也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