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歸心(第3/3頁)
章節報錯
三是“遠離”高麗本土。
是真的“很遠”,
到海洋道勿良郡有近三百里,且水道曲折,來回需要數日。
到開城的距離——比到大宋還遠。
在國內的絕大部分山區都沒有開發,豪族佔有大量社會資源的情況下,
即便是行事無忌的王顒,也不敢承擔耽羅鬧獨立的風險,直接對其改土歸流。
但有了第一步,就有第二步。
這幾年,高麗對耽羅郡的政令明顯比以往多了不少,
甚至朝廷的水師戰船,也“迷航”靠近過耽羅島北。
這一系列的變故,當然令耽羅星主非常忌憚。
因此,李俊帶人登陸耽羅島時,
耽羅人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敵對意識,
星主只是遣人來問獨立營與高麗是什麼關係,
是臨時停靠,還是長久駐留。
得知獨立營和高麗沒有任何關係,並想在島上駐留一段時間後,
耽羅星主甚至還派來土著,與水師官兵交換生活物資。
很顯然,這位“土司”老爺的政治智慧並不低,
可能是打著讓獨立營與高麗人兩敗俱傷,耽羅再坐收漁翁之利的美夢。
只是,其人不知道的是,高麗已經沒了水師,
短期內,主要矛盾也是國內的動盪,其次才是同舟社的侵略。
至少一二十年內,高麗沒精力管這裡。
他期待的漁翁之利不會出現,
反而是等獨立營築好了城,後續大規模的移民到來,
土著與移民之間的矛盾就要開始顯現了。
在移民還沒有達到之前,就要做好應對沖突的各項準備。
有了徐澤的親自指導,以及治理流求、籬州兩地的經驗,
李俊也早不是江州那條只知道打打殺殺的“混江龍”了。
他很清楚徐澤對治下州縣的要求——
允許對看不清形勢的土著打打殺殺,
但不能殺戮太重,也不要留下隱患,最終必須要讓百姓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