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禍不單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秋去冬來,天,寒氣漸重。街巷的行人新增了禦寒的衣物。太陽光線較春夏冬冷淡多了,而人們對太陽的溫暖卻越來越珍視。
上學的風波折騰了一番後,李家莊子的人們抓住了李家這一家子人的軟肋。針對這根軟肋,他們就採取這樣的做法:只要覃紅星去找他們的麻煩,他們就找李民源的麻煩,李民源就暴跳起來回家找覃紅星的麻煩。於是李家就水火不容,雞犬不寧。他們這麼做,然後就可以置身事外的袖手旁觀的看熱鬧了。
覃紅星思慮這樣在村裡周旋下去,只是浪費時間,難以解決孩子上學的問題,受冬姨的啟發,轉而想試試看看把老三轉到鄰村去讀書。可是到鄰村探聽的結果是:他們低年級學生夠多了,教室都滿著,接納不了。不像四五年級以上的許多孩子學習差跟不上,留級的留級,退學的退學,班級裡就剩不了幾個學生在讀書了。
究竟怎麼辦?難道真的就這樣不讓老三讀書了?覃紅星愁得整夜睡不著覺。她夜裡突然想起應該去上級單位反映,村裡這些人公報私仇。她覺得這樣一定可解決問題,又興奮得睡不著了。
第二天,覃紅星早早起來做好了飯,照顧孩子們吃完了飯,就告訴李民源她要去城裡買東西。她心裡明白,告訴丈夫自己的想法,他不僅不幫忙,還會拖後腿。
李民源聽妻子要進城買東西,就很不耐煩:
“什麼東西在村裡小賣店買不就行了嗎?去城裡,又耽誤時間,又費錢。”
“小賣店沒有,需去城裡買!你看好孩子,飯多做了些,晌午熱熱就行了!”
覃紅星知道丈夫是不會同意她拋頭露面給孩子爭取可能的教育機會,進城就只能聲東擊西。丈夫懼怕找來麻煩。他只寄希望於為難他們人的人能自我良心發現。她暗暗嘲笑他那是痴心妄想。
覃紅星匆匆進了城,滿懷希望找教育部門能順利的解決問題。以前做記者,教育各部門她都跑過,去哪裡都不陌生。時間快近午時她才趕到城裡,教育部門的人都下班了,只能等下午他們來了再說。她感到餓了,兜裡的一點糧票捨不得用,就到大門口守門人那裡討口水喝。守門的老人看看她,用水瓢從水筲舀了半瓢涼水遞給她。看著她風塵僕僕的樣子就知道走遠路來的,又遞過來一個小板凳:
“坐著喝吧!”
“謝謝大爺!”
“來辦事啊?”看她喝了一氣,趁著間歇時,老人家問。
“是的!”
“那要等下午了!”
“哦!”
“從哪裡來的?”
“李家莊子!”
“哦,這裡最高的領導是部隊剛轉業來的,就你們村人,你是來找他的吧?”
“嗯嗯!”
“吃點東西,等下午才能見到了!”老人家說著,端來一個白柳編深底盤,盤子裡擺著熟紅薯幹。
她只拿了兩個熟紅薯幹。她知道人家給她吃的是因為她和最高領導來自一處,且她要找的人是最高領導。她吃了幾口,想起了什麼,和老人家打了個招呼,趕緊出了大門。
既然領導是李家莊子的人,還有找的必要嗎?就怕找的結果連老大和老二的學也上不成了。李家沒有與他們李家莊的其他人對抗的力量,現在是曾經的窮人一手遮天。這一刻忽覺丈夫的謹慎是正確的,但是退避三舍不能解決孩子讀書的問題,怎麼辦?她覺得一個人在浴血奮戰,找不到出路,也不見幫手,很無助,很累……
如何破這個棋局?她想到了表舅舅,他一定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可是他在哪裡呢?再想想自己覃家的親戚,能靠的人已經都走了,那就還是回去暫且靠自己吧……
進一次城不易,走在街上,看見出售的食品,她狠狠心,用票給孩子們買了一包白麵饅頭和一斤肉,就有氣無力的往回走。孩子們現在一定在家裡期盼萬分的等著進城的母親帶好吃的回去呢……
轉眼到了臘月,辭完灶,離年就越來越近了,到處是一派忙著備年的景象。李家莊子家家戶戶越來越忙碌,備年是忙碌的內容中最主要的部分。巷子裡時而響起或遠或近的鞭炮的炸裂聲。大紅的春聯都備齊了,嶄新的衣裝也都剪裁縫製好了……但是李家莊子裡只有李家冷冷清清的。
李家的小麥早就吃得差不多了,能多多磨麵粉的只有紅薯幹;雞也賣光了,只有空雞窩臥在牆角,孩子們也沒做新衣裳,只能穿平常的衣服。而他們的平常穿的衣服也沒多少錢買布料,有的是改了大人的。家裡能吃的東西不多,倒是柴草不少。
寒假一開始,李維軍就領著弟弟妹妹們到野外撿柴拾草。是他們自覺要去的,因為他們的心裡都揣著一個白麵饅頭、肉、魚飄香過大年的美夢。而要實現這些夢,就需要柴火。母親一天操勞不已,沒有空暇出去撿柴;父親每天一早出去,天黑回來,或空手,或揹著筐子,筐子也多空來空去,也不敢問在他幹什麼。所以他們就自覺去幹活,朝著自己好夢靠近些。
早上,老大老二寫了一會兒作業,又哄哄著要去撿樹枝。老三說:
“大哥,我們今天去後山溝吧,那裡樹多,肯定就有乾枯樹枝。”
“嗯,樹枝比草葉耐燒,還不佔地方。就去後山溝!”
“去後山溝囉……”
“你們又要去撿柴草啊!老五不要去了,看著妹妹。老大你領著弟弟出去要小心,別磕著颳著……”覃紅星正在淘洗玉米和一點兒小麥,聽見孩子又自覺要去撿柴草,連忙囑咐。
“知道了!”李維軍回答母親道。
“差不多就回來,別走太遠啦,你弟弟們年紀小,走不動遠路……”
“知道了——”
孩子們出了門,奔後山溝而去。後山溝看著不遠,可是走起來,卻一直到不了。幾個孩子,拖拖拉拉,總算快到樹林了,老三一屁股坐在了路上,說:
“大哥,我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