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上學的風波(第1/4頁)
章節報錯
經過一場出乎意料的破壞行為,覃紅星才開始注意到李家莊子的人對李家難以調和的敵意態度。她對此感到很是頭疼,他們以狹隘自私和保守頑固的態度看待昨天的是是非非,然後把那些陰影移到今天來清償,這太不公平了。
大人之間的冷眼嘲諷,像傳染病一樣也在孩子們之間流行傳播。李家的孩子出了家門不是被村裡孩子丟石頭,就是被無端的挑釁謾罵。老大李維軍時常與村裡孩子打架,或者因為弟弟妹妹受欺負,或者因為村裡孩子挑釁;老二身體弱,不敢迎戰戰,一旦被打,就無助的大哭掙扎;老三不迎戰,也不安心受打,而是瞅著不善者就趕緊腳底抹油溜遠……孩子們在外面受氣受欺,回到家裡,又被會父親惡罵出去惹事生非東西;母親是安慰和支援的,然而這時又會因為父親對他們的蠻橫態度跟父親吵吵嚷嚷一番。李家孩子們成長中的空間裡總是驚懼連連,或內或外……
覃紅星日思夜想,怎樣能化解和李家莊子其他門戶間的棘手的憂煩呢?除了遠離這李家莊子之外,再無他法。要走就要一家人一起走,但是現在又不能走,不單單是他們兩個大人的方方面面都沒著落,無法養活孩子,還有更重要的李家客死異地又依然不知其埋身著落的那些男人們。
霪雨綿密不散不止。潮溼的空氣潤生了黏涔涔的世界。屋裡也同樣潮潤,孩子們在屋裡發現了桌子腿上冒出了小蘑菇,圍著桌子又跳又叫,他們忙跑去問母親,蘑菇能不能吃。被母親否認後,他們為自己的發現一臉失望。
雨天道路泥濘,李民源無法出去找墓,閒在家裡幾天,一天到晚拉著長長的面孔。他早上起來,坐在門口,呆呆看著雨絲斜飛……
做早飯了,覃紅星喊他幫忙燒火。聽到喊他燒火,他起身慢吞吞走到灶門口,伸手朝草堆裡扒,從最裡面扒出來一把較為乾燥的樹葉,放在灶門口,從草堆底摸出一盒火柴,拿出一根,擦了一下,沒著,再擦,火柴頭禿了。他又換了一根,還是沒擦著……
覃紅星看著丈夫拙劣的動作,問:
“昨兒晚我把火柴放在灶門口烤著,一晚上了,怎麼還潮溼成這樣?”
“你放在灶門口,烤著了多少!還烤!昨晚我拿開了!”
“你拿開了,是不會烤著了!那你倒是趕緊點火啊!”
“點不著!”一盒火柴已經擦完了一半,李民源說著,暴躁的把火柴扔在了灶門口。
“擔心烤著了,你拿的開一點兒不就行了!非要拿走嗎?非讓它受潮嗎?”
“……”
“不可理喻!”
“……”
“快點兒燒火!”
“點不著燒什麼?”李民源瞪起眼珠子說。
“你,那麼高瞻遠矚,還會連點火這點兒小事做不成?”
“做不成——”李民源突然高聲回應,一臉憤怒,站身起來出門走了。
孩子們被父母的爭吵聲嚇得不敢出聲,雙目怔怔的,手腳不敢動一下。
李民源甩手出了家門……覃紅星看見孩子們怔怔的樣子,過去安慰他們。孩子們面對母親的柔和,忽然想起了什麼,怯怯的說:
“媽,好餓啊……”
“餓了!好,媽這就做飯……”她說著摸起火柴,見火柴頭都潮溼得膨大了。她把家裡唯一的一盒火柴扔在了灶臺上,匆匆出了家門去買火柴……
飯做好了,覃紅星給自己和孩子們盛好了就開吃,不管李民源。她喝了一口粥,心裡酸楚,忍不住道:
“孩子們,這個家裡,你們的爹是指望不上了。要改你們的命運,就要靠好好讀書。你們一定不能鬆懈讀書,一定記住!”
老大老二老三聽著母親的叮嚀,忙應聲答應,其他幾個孩子看幾位哥哥表情嚴肅的答應,也忙隨著附和。看著孩子們飢不擇食的喝著紅薯粥,覃紅星琢磨該怎麼辦?難道就得像丈夫李民源那樣忍氣吞聲?還動不動就在家裡耍橫?絕不可以!既然村民破壞不能動的植物,那麼我覃紅星就著手改種植為養殖——養雞養豬。雞到處跑,不必多擔心;豬雖然也可以到處跑,但是目標就大了。所以就先試探著養一頭小豬。
覃紅星趕集時到牲口交易場挑回了一頭白底黑花的小豬。孩子們看著母親揹回來的小豬,圍著丟點兒東西餵它,給它起了個名字:小黑。小黑一開始很牴觸新環境,躲躲藏藏。但是孩子們常餵它,常叫它。它漸漸接受並適應了新家,而且認同了自己的名字。覃紅星還發現小豬頗有靈性,家裡人一喊:小黑!它立刻顛顛跑來。
小黑和小雞們一樣,在院子裡到處跑,但是絕不去院子外,雖然院子到處是坍塌的殘垣缺口。有陌生人人在院外同樣叫它:小黑!它抬頭看看,不迎合,也不跟隨,繼續自己的大荒院內的尋食作業。而只要是家裡人遠遠的叫它,它則飛奔而來,縱然沒有好吃的喂喂給它,它也顛顛的跑來圍著家人。看著小豬長成了大豬,滿院子裡雞跑來跑去的熱鬧場景,覃紅星才平和了種莊稼不果的惡氣。
但是有些事,是終究令她無法無法忍受的。那就是不久後有人作梗李家孩子們上學的事。
也許是受李家的世代讀書的影響,也許是覃紅星以較李家莊其他門戶高的文化素養而教導有方的緣故,李家的幾個孩子雖然飯都吃不飽,卻個個都有讀書學習的天賦,是班級裡學習方面的強手,不論學習哪門功課都一點即通,頗受老師們的褒獎。
秋季,十月的第二個週一傍晚,覃紅星在外頭菜地摘菜回來,一進家門,看見在村裡讀小學的老三竟然坐在屋門口,抽抽搭搭的哭著,傷心得很……其他的幾個孩子圍著他,似都在安慰他,他也不理會。孩子們的學習她一向不用操心,而且她的禮賢尊卑的一再教導下,孩子們之間也少有口角之爭,見老三這樣的神態,她頓時有種不祥的預感,把菜籃子仍在灶臺上,連忙過來詢問根由,這一問,老三立刻撲到她懷裡大哭起來,委屈萬分的告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