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霸將豹尾鋼鞭寶貝似得抱在懷裡,搖頭答道:“俺的兵器不能借你,你找別人借去。”

牛飛討好地道:“你的兵器比別人的厲害……咱打贏了,願意將功勞分你一半,如何?”

袁霸猶豫片刻,這才將豹尾鋼鞭遞給了牛飛,說道:“如此甚好。”

牛飛出城,問敵將道:“你便是陳劍麼?”

陳劍看了一眼牛飛,答道:“正是在下,來將可通姓名,以便功勞簿上記下名字。”

牛飛卻使了壞,並不報出姓名,心想著,即使自己敗了,也不讓那陳劍領取功勞。陳劍問了多次,牛飛嘿嘿直笑,並不回答。陳劍大怒,舉棍打來,牛飛大驚,揮鞭打去,兩兵相交時,“砰”地一聲巨響,如山崩地裂,震得二人虎口發麻,均想,好大的力氣!

二人大戰三十回合,全憑蠻力較量,只見你揮一棍,我打一鞭,來來往往,均已累的氣喘如牛。牛飛心生一計,道:“這般較量,震得手疼,不如下馬收了兵器,咱們空手來戰,你敢是不敢?”

陳劍虎口被震得隱隱作痛,答應了牛飛的提議,遂丟開熟鐵棍,翻身下馬,說道:“我陳劍渾身是膽,敢上南山擒虎,下北海降蛟,有何事不敢……紅臉莽夫,快快下馬受死!”

牛飛心想,這人力氣勝過咱,可不能與他硬拼,嘿嘿一笑,拍馬而上,趁機鋼鞭揮出,突襲打去。可憐陳劍輕信於人,被鋼鞭打得腦袋開花,命喪了黃泉。牛飛又撿了陳劍的那一根熟鐵棍,掂了掂,覺得稱手,欲作自己兵器,遂高興收兵回城,向朱壽討功。

幾輪交戰,叛軍之將七死二傷,守軍也折了四名將領,何錦落了下風,下令攻城。但見強弓、連弩、雲梯、撞車、投石器等攻城利器無數,靈州將士居高臨下,只需萬箭齊發,輕鬆就將叛軍殺退。何錦三次攻城,傷亡慘重,而靈州依然聳立,固若金湯。

“紅夷大炮準備!”何錦一聲令下,二十四門紅夷大炮一字排開,雄姿威武。

“轟轟轟……”炮火齊發,瞬間將城牆炸的七零八落。二十四門大炮,連發三輪,共七十二響,靈州城濃煙滾滾,死傷無數。倖存的將士何曾見過紅夷大炮?直嚇得目瞪口呆,魂飛魄散,只覺頭目眩暈,耳膜長鳴。

朱壽驚問:“那是何物,威力如此之大?”有人答曰:“此乃紅夷大炮!”只見紅夷大炮距城二百丈遠,弓箭無法射到,朱壽忙問:“有何破解之法?”眾將皆首次見識紅夷大炮,俱不答言。

白清逸細細思量,忽道:“小生觀察此物,極其笨重,定然難於搬運,可見紅夷大炮‘長於攻城,拙於野戰’,看來靈州城是保不住了,為今之計,只有棄城。”眾將大急,均有愁色,少頃,城門中了一炮,被炸出個大洞,城門乃楠木所制,雖然堅硬,也扛不住大炮一擊。城門燃起火來,火勢越燒越旺,白清逸對朱壽道:“大將軍快下令,再不棄城,我等皆為俘虜……”朱壽點了點頭,下令眾將士從北門逃生。

何錦早已派人在北門城外把守,乃總兵都護魏鎮,只見此人騎一匹赤炭火龍駒,持一杆素白亮銀槍,戴一頂紫金五龍盤珠冠,穿一身紫金大葉連環甲,英姿颯爽,有萬夫不當之勇。北門開啟,守軍湧出,魏鎮率鐵騎阻擊,殺傷無數。朱壽領兵闖了多次,皆被魏鎮殺回。

危難之際,忽聞“嗷……”地傳來一聲馬叫,從城內闖出一騎,衝向了敵陣,原來是白清逸的坐騎。白馬像是癲狂發作,見馬就踢,逢人便撞,將敵陣衝的七零八落。

守軍大喜,趁亂出了北門。清點兵馬,逃出城的將士不足千人,其餘或死或散。附近城池都被叛軍所佔,守軍逃出靈州後,卻無安身之處,高鳳經此一戰,被嚇破了膽,勸朱壽道:“我們就剩下這麼點人馬了,跟十萬賊兵比起來,就像是雞蛋碰石頭,依我看呀,乾脆退守到延綏邊鎮,待楊一清大軍到時,定將反賊一網打盡。”

高鳳之言不無道理,白清逸卻道:“此去延綏鎮八百餘里,將士日夜禦敵,已是疲憊不堪,只怕還未趕到延綏鎮便被賊兵追上。”眾將聽了,紛紛點頭,白清逸又道:“依小生之見,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叛軍十萬主力佔據靈州,老巢於黃河以西,我等乾脆向西面渡河而過,此舉既可以逃過叛兵追捕,又可以牽制十萬大軍。”

朱壽拍手讚道:“妙哉妙哉……白兄弟不愧是諸葛在世,用兵如神,我威武大將軍今後行軍打仗,少不得要仰仗你了。”

白清逸謙遜地道:“哪裡哪裡,小生不過看了幾本兵書,學了些皮毛,與諸葛孔明比起來,猶如繁星比皓月,遠遠不及也……西渡黃河入賊巢,此法雖好,卻也有難處,需尋一個安身保命之處,否則,無異羊入虎口也。”

此時,人群中閃出一將,乃楊英,此人原是寧夏副總兵,兵敗逃至靈州,後又隨眾將一起逃亡,楊英道:“永寧縣可以安身!當日兵敗,遊擊將軍仇鋮來不及逃走,只能佯降賊兵,如今永寧縣仍由仇鋮把守,末將願親往永寧縣遊說。”又道:“永寧縣仍有賊兵監視,我軍一起進城必然不妥,末將以為,化整為零,將士兵扮作普通百姓,三五成群地入城。”

朱壽拍手讚道:“妙哉妙哉……楊將軍不愧為當世良將,便由你先入永寧縣,遊說仇鋮將軍。”又對眾將說道:“大夥分開行動,在永寧縣匯合。”

追兵將近,眾將士各自逃竄,如鳥獸散。朱壽來不及渡河,往北而逃。魏鎮認出朱壽乃對方領將,一路窮追不捨。朱壽一口氣逃了二十餘里,身旁侍衛越來越少,僅剩下寥寥五六人護駕。魏鎮大笑:“還不束手就擒?”五六名侍衛一齊而上,走不過七八回合,皆被魏鎮打翻在地。朱壽大驚,驅馬又逃數里,卻不小心跌落馬下,摔得七葷八素,狼狽不堪。翻身上馬,此時踏雪胭脂馬卻已疲憊,任其抽打也不肯再走,朱壽罵了一聲只好棄馬徒行,須臾,身後漸漸傳來追兵的大笑之聲。

朱壽披頭散髮,頭上的紫金冠也不知何時丟失,唯有望天長嘆:“當年項羽自刎烏江,關羽兵敗麥城,想不到今日,我威武大將軍也落得走投無路的下場……”又破聲大喊:“何人速來護駕?”

叛兵將朱壽圍住,倒沒有疑心眼前之人就是當今皇上。魏鎮笑道:“聽聞威武大將軍少年才俊,見了我魏鎮卻如老鼠見了貓,哈哈哈……今日,教你插翅難飛!”

朱壽毫無抵擋之力,唯有閉目待縛,正絕望之際,忽聞耳旁“嗖嗖嗖……”之聲,待看時,只見身旁倒下了三四人,咽喉中箭。眾人皆驚,不知箭從何來,茫然四顧。

“嗖嗖嗖……”雜草叢中箭雨飛來,連綿不止,但見一箭接一箭,前後有序,一箭取一命,皆中咽喉。須臾,草叢中蹦出一人,飛馬而來,那人左手持弓,右手搭箭,一箭去後,轉又換右手持弓,左手搭箭,左右開弓之技,行雲流水,歎為觀止。飛馬行到近處,那人棄了弓箭,取出長鞭,但見長鞭及處,塵石飛起,茅草盡折,一丈之內,敵兵難近其身。朱壽大喜之下,將眼看去,那人竟是十四五歲的少年,驚得目瞪口呆,竟忘了拍手叫好!

見將士相繼倒下,魏鎮大怒,挺起銀槍,朝人刺去。少年的鞭法實在厲害,啪地一聲響,長鞭打在魏鎮臉上。魏鎮只覺臉頰火辣辣的,痛得哇哇大叫,淚溼眼眶。

“魏鎮勿慌,我來助你!”喊話之人乃楊泰也。只見楊泰使一柄虎頭刀,正拍馬而來,身後跟了上百兵馬,氣勢洶洶。朱壽此時並無懼色,欲看少年大顯神威。豈料,少年急道:“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忙將朱壽拉上馬,絕塵而去。

甩開追兵,二人下馬稍作歇息,朱壽反而責怪起來:“小兄弟既有這等身手,該與我殺將回去,卻不該只顧逃跑,惹反賊笑話。”

少年聽了,氣急而道:“你當我神仙下凡嗎?區區十幾個人,在下還能應對,那可是上百之人,如何能抵?你若有本事,等會兒追兵到時,不逃便是……”

朱壽想想也是,世上之人哪能以一敵百,遂賠了不是,又道:“我乃威武大將軍朱壽是也,敢問小兄弟叫什麼名字?”

少年答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下錢寧是也。”

朱壽見錢寧生得俊朗,武藝更是了得,欲收為麾下,遂道:“錢寧護駕有功,現封你為御前帶刀侍衛,隨朕左右!”

錢寧聰明伶俐,猜出朱壽乃當今皇帝,卻無震驚之態,道:“你既為皇帝,就該待在皇宮,偏偏要封自己為威武大將軍……若不是遇見我,小命也要丟在此處。”

朱壽得意輕哼一聲:“我乃皇帝,威武大將軍愛封給誰便封給誰,誰也管不著!”

錢寧也輕哼一聲:“我錢寧卻偏偏不稀罕你的封賞……”

朱壽年紀大不了錢寧幾歲,又覺錢寧性格與自己甚是相投,心裡想著,你不願受封,朕偏偏要想個法子讓你接受。此刻,隱約傳來追兵的馬蹄之聲,二人又跨上馬,繼續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