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葫蘆山巧遇奇緣(第2/3頁)
章節報錯
陳飛龍擺手答道:“都是江湖兒女,何來嫌棄之說,不瞞趙兄,我兄妹二人的身份,乃朝廷欽犯呢。”
趙關也不在乎什麼欽犯不欽犯,反而因陳飛龍坦誠相告,大加讚賞,接著不悅地問:“莫不是嫌棄我家鸞玉相貌醜陋?”
陳飛龍答道:“哪裡哪裡,趙姑娘長得俊俏標緻……美若天仙……”說美若天仙四個字時,聲音細如蚊蟻。
趙關笑了一聲,說道:“美若天仙倒是談不上,嘿嘿……既然如此,你何不答應了這樁好事?”
陳飛龍道:“家父蒙冤未雪,在下怎敢娶妻?”遂將奸賊劉瑾害死父親,兄妹入宮行刺失敗之後逃亡到此,細細道來。
聽完講述,趙關嘆道:“陳展鵬將軍乃當朝名將,卻慘遭奸賊所害,可恨可恨。”緬懷一番,又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若要為父報仇,自然兇險非凡,若有不測,豈不斷了陳家香火,江湖兒女,何必在意繁瑣禮節……陳兄弟給個痛快話,我家鸞玉,你娶是不娶?”
陳飛龍搔首吞吞吐吐,答應也不是,拒絕又不捨,不知如何是好,早已羞得面貌緋紅。
陳飛燕勸道:“哥哥若是成親,父母在天之靈也會高興……況且,能娶到鸞玉姐姐這般奇女子,也不枉哥哥一世豪情。”又有眾嘍囉瞎起鬨,催著陳飛龍答應親事。
趙鸞玉一直藏在門外偷聽,聽其推搪之言,又恨又怒,暗罵:“老孃比武時故意輸給你,你卻不識好歹!”恨不得立即闖入大廳,將陳飛龍毒打一頓。
趙關將碗重重頓在桌上,故作惱怒:“你與鸞玉交手之時,眉來眼去,我看的清清楚楚,如今有意成全好事,想不到你堂堂男兒,卻扭扭捏捏起來!”
陳飛龍猶豫不定之際,忽往口中灌了一碗酒,壯著膽說道:“在下雖堂堂男兒,卻是頭一次談及兒女之事,難免也會害羞。”又紅著臉低聲說道:“若趙姑娘不嫌棄在下……陳飛龍求之不得……”
聽到此話,趙鸞玉懸著的心終於落下,頓覺粉臉嬌羞,急忙逃離而去,生怕被人瞧見。
到了良辰吉日那天,葫蘆山張燈結綵,一對新人拜了天地。山寨嘍囉鬧得最兇,定要陳飛龍喝上十壇酒才肯罷休。陳飛龍乃酒中豪傑,喝下十壇卻也不易,直喝到子夜時分才終於喝完。豈料,趙關又要飛龍再喝五壇,不喝完休想離開。陳飛龍當然不敢違逆大舅哥之意,便又爽快喝了起來。
嘍囉讚道:“好酒量、好氣魄。”
神臺上那一對紅色蠟燭即將燒盡,蠟油如淚流淌,火焰明滅,隨風搖曳。眾嘍囉喝得迷迷糊糊,搖搖晃晃,沒有停止之意。這時,趙鸞玉突然闖入,目光兇視眾人,怒道:“喝喝喝,就知道喝,也不瞧瞧現在什麼時辰!”這一聲暴喝真如春夜驚雷,震得人酒醒大半,又如老虎發威,嚇得人肝膽俱寒。嘍囉們懼怕二大王,不敢吱聲。趙關臉如陰霾,對陳飛龍說道:“妹夫且入洞房去吧。”待飛龍去後,卻又高呼:“兄弟們,接著喝……”
時光荏苒,兄妹不知不覺在葫蘆山住了大半年之久。這一日夜裡,陳飛龍夢見父母孤苦無依,流落他鄉,時而悲憫流涕,時而大呼喊冤。飛龍夢中驚醒,聽見傳來飛燕的哭聲,遂往飛燕房間檢視,飛燕道:“方才夢見父母衣著破爛,無家可歸……”原來兄妹二人竟做了相同的夢,猜是父母泉下有知,怪罪兒女們了。
第二日,兄妹向趙關、鸞玉辭行,道:“受母遺命,需將父母骨灰帶回延州老家安葬。”趙關強留不成,遂贈了盤纏,送至山下。趙鸞玉已有身孕,不便同行,叮囑二人路途小心,儘早歸來。兩對兄妹依依不捨,揮淚道別。
陳飛龍兄妹時急時慢,行了半月,趕到延州舊居。房屋已殘破,二人一番收拾過後,勉強可以起居,便在附近找了處山水優美之地安葬了父母骨灰,並又哭拜一場。
兄妹哭聲正酣,趕來了十幾個官兵,手裡拿著二人的海捕文書,又朝二人仔細看了看,高興笑道:“哈哈哈,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欽犯陳飛龍、陳飛燕,今日插翅難逃,還不束手就擒?”
陳飛龍惘若未聞,依舊哭拜著雙親,傷心不已。陳飛燕拔劍怒起,喝道:“本姑娘夜闖皇宮,面對千軍萬馬,尚能來去自如,憑你們十幾個窩囊廢也想要拿我?”
官兵早聞兄妹夜闖皇宮的事蹟,本想擒住二人邀功請賞,此刻見陳飛燕怒目,俱皆膽怯。官兵中有一人姓陳名安,四十來歲,乃帶頭之人,只見陳安悄然丟下刀具,拜倒在陳展鵬墳前,道:“展鵬大哥一生忠烈,想不到客死異鄉,拙弟再不能聽大哥之教誨,每思及此,弟肝腸寸斷……”祭拜過後,轉又責罵兄妹:“好一雙不孝兒女,豈要毀了令尊的一世英名?”說完,捶胸頓足,哭天搶地。兄妹問了原由,陳安自稱是父親的堂弟,竟是一家人。
兄妹羞愧難堪,反來安撫陳安,道:“安叔叔教訓的是,家父一生忠烈,我兄妹不該壞了家父的英名。”遂棄了兵器,束手就擒。
官兵大喜,捆了二人,押回衙門。
延州知州大人乃柳正明,五十年紀,為官三十年,仕途順暢,如今又擒住了朝廷欽犯,大喜之下,忙寫了奏本,遣人飛馬送入京城,又將兄妹二人押入大牢,派兵把守。
獄卒中有一人姓陶名福,乃獄中牢頭,不曾聽過兄妹威名。陶福凡遇新來的囚犯,必要從中弄些好處,遂問兄妹:“二位可知我獄中規矩?”
陳飛龍搖頭答曰:“不知。”
陶福向陳飛龍說道:“這獄中的規矩,便是新到犯人必須先受二十殺威棒。”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陳飛龍點了點頭,說道:“即是這裡的規矩,在下也不推脫,只是我家妹子身子骨弱,恐怕承受不起,這二十殺威棒由我一併受了。”
陶福暗道這人真是條漢子,又道:“好漢不知這殺威棒的厲害,平常人一棒也禁受不起,即使閣下這等好漢,最多也熬不過三棒。”陶福先介紹了殺威棒的厲害,等犯人害怕起來,得意地道:“不過這殺威棒可以賣給二位……”
尋常囚犯,有銀子的便大大方方“買”下殺威棒,沒銀子也會討價還價,或者求饒寫下欠條,以免遭罪。陶福卻也通情達理,“遇富大撈,遇窮小撈”,倒不會無故對囚犯痛下死手。
陳飛龍裝作不解其意,笑著尋問:“我買你這棍棒作何用處?”
陶福見陳飛龍仍不開竅,耐心解釋道:“好漢有所不知,若你使一兩銀子,便可少受一棒,總共只需花費四十兩銀子,可將殺威棒全部免除。”
陳飛龍生平最恨貪贓枉法之人,故意戲言:“原來是這般規矩,可惜我身上不曾帶來銀兩,不如這樣,你打我五十殺威棒,倒貼我十兩銀子如何?我正愁沒有銀子買酒嘞,哈哈哈!”
陶福討不了好處,又見陳飛龍死到臨頭,兀自猖狂,遂吩咐左右:“將此人綁了,殺威棒伺候。”
陳飛龍“呸”了一聲,將陶福一頓臭罵,罵完後說道:“不必綁縛,殺威棒招呼便是,若我陳飛龍吭了一聲,算不得英雄好漢……”
左、右獄卒得令,將人打了四十殺威棒,只見陳飛龍咬牙忍受,當真不吭一聲,可臀部已皮開肉綻,慘不忍睹。因得罪了牢頭陶福,兄妹二人在牢中的日子並不好過,只能將就吃些冷飯剩菜,甚至發黴的饅頭。陳飛龍因受了殺威棒的厲害,不出兩三日,變得臉色蒼白,四肢無力,頭暈目眩,像是害出病來。
哥哥生病,急壞了陳飛燕,乞求獄卒去請郎中來為哥哥看病。獄卒見犯人一時半會兒死不了,又存心要折磨陳飛龍,沒好氣地啐道:“朝廷欽犯早晚是死,就算醫好也是浪費湯藥。”陳飛燕眼瞧哥哥受苦也無能為力,黯然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