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葫蘆山巧遇奇緣(第1/3頁)
章節報錯
卻說陳飛龍與陳飛燕將皇宮擾的翻天覆地,逃出宮外。二人出了城門,往延州方向急行數日,過河北,至山西境內,來到一座山前,但見山巒奇秀,茂林密佈,名曰“葫蘆山”。
突然,草叢中蹦出兩個嘍囉,橫刀擋路,囂張喊道:“欲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陳飛龍入宮行刺未果,心自愁悶,怒起兩拳便將嘍囉打翻在地。嘍囉自知遇見硬茬,抱頭鼠竄,不忘留下狠話:“有種別走,等我們大王前來。”陳飛龍倒要看看大王有何本事,笑道:“不走不走,走了不算好漢。”
半柱香工夫,見一人高頭大馬疾馳奔來,身後還跟了二三十名嘍囉兵,但見馬上之人:頭戴小銀盔,身穿連環甲,手握流星錘,坐下黃驃馬。山大王勒住馬,指著陳飛龍問道:“可是你這漢子打傷我山寨之人?”陳飛龍笑道:“是便如何?”大王並不多言,掄錘怒道:“看打!”只聽地裂天崩一聲巨響,頓時山搖地動。
山大王滿面煞氣,陳飛龍大顯威風,流星大錘敲來如深山嘯虎,方天畫戟刺去似在天飛龍,二人打的難捨難分,交手四十回合不分勝負。忽然,陳飛龍賣了一個破綻,回身就走,大王縱馬便追,待追上之時,陳飛龍回身一戟刺出,嚇得山大王跌落下馬。山大王知戰不過,收起流星錘,才將陳飛龍細看,見此人一表人才,威風凜凜,輕輕點了點頭,說道:“有種在此等著,”留下這句話,嗖地飛馬而去。
那山大王逃了,嘍囉們卻沒有跟著逃走,反而盯著陳飛龍上下打量,或指指點點,或交耳談論。陳飛龍心裡納悶,依言等候,一炷香工夫過去,仍不見那大王前來,遂對嘍囉們喊道:“若是不打,我便去了。”
嘍囉們道:“大王去請二大王了,好漢要大禍臨頭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勸你快快離去,免得丟了性命。”
陳飛龍聽了嘍囉之話,樂得哈哈大笑:“你們的大王都奈何不了我,何懼二大王?”談笑間,只見大王領了另一人下山,卻是一名女子,但見:頭戴金鳳冠,身披黃金甲,手握梨花槍,坐騎烏騅馬。
嘍囉們嘆道:“好漢不聽我勸,現在想走也來不及了……”眾嘍囉不約而同地閃到一旁,留出了一大片空地。
乍眼看去,只見此女形容窈窕,體態嬌媚,陳飛龍心中十分愛慕;二大王將陳飛龍一看,但見龍眉目秀,英姿勃發,也是十分敬仰。雙方互看一陣,二大王忽然罵道:“哪來的粗莽漢子,經我此山,又傷了寨中之人,是何道理?”不等陳飛龍辯解,掄槍便刺。陳飛龍瞧二大王乃女流之輩,輕敵冷哼一聲,側身將梨花槍躲開。二大王接連又刺幾槍,均被對方化解,問道:“猖狂莽夫,為何不出手?”陳飛龍笑道:“刀劍無眼,怕誤傷了姑娘……況且,你一弱女子,在下即使打贏姑娘,也勝之不武……”二大王怒道:“好大的口氣!”說完,掄槍又刺。見陳飛龍並不出招,二大王也沒使出全力,一攻一守,打的並不精彩。
陳飛燕見二大王的梨花槍耍的平淡無奇,要為兄長助陣,喊道:“女賊不識好歹,待陳飛燕前來領教。”二大王輕撇一笑,待陳飛燕臨近,虛槍一晃,嚇得陳飛燕大驚失色,遂伸手將人提起,擄上山去。
回到山寨,二大王將人丟下馬。陳飛燕被摔在地上,“哎呀”一聲,卻是腳踝扭傷,可憐陳飛燕自詡女中豪傑,今日遇見高手,僅一招被人擄去,只覺羞愧難堪,捂著被摔疼的腳,說道:“要殺便殺,本姑娘決不求饒,我死後,自有哥哥為我尋仇,剷平這葫蘆山。”
二大王見眼前少女寧死不屈,心生好感,將人扶起,問道:“這位妹妹叫什麼名兒,與你同行的男子是何人?”
陳飛燕答道:“本姑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陳飛燕是也,山下之人是我哥哥陳飛龍。”
二大王暗喜,原來二人是兄妹,遂報了自家姓名,乃趙鸞玉,說道:“飛燕妹妹休怪,並非存心擄你上山,只因你哥哥輕視女流之輩,我才出此下策,迫使你哥哥與我比試一場……到時候,定要滅了他的威風。”接著又道:“從古至今,都是男兒馳騁天下,唯我女流靜守閨中,此等規矩是何道理?我趙鸞玉偏偏要讓世人知曉,巾幗不讓鬚眉!”
陳飛燕轉悠為喜,說道:“姐姐好志氣,如此說來,倒是我哥哥不對,飛燕代哥哥賠罪了。”趙鸞玉檢視了飛燕傷勢,並無大礙,道:“飛燕妹妹山寨稍息,待我再去會會那陳飛龍。”
卻說陳飛龍見胞妹被擄去,來到寨前叫陣,並無一人應戰,正焦急難耐,見山大王單騎而出,陳飛龍怒道:“強盜,速速放人,否則血洗山寨。”
山大王說道:“放人不難,卻要憑真本事。”
陳飛龍掄起方天畫戟,說道:“方天畫戟在手,天下無敵手,你若要瞧我真本事,我們再來較量較量。”
山大王擺手笑道:“在下姓趙名關,非你敵手,不與你交戰。”
陳飛龍問道:“不與我交戰,怎能顯我本事?”
趙關道:“擄走令妹的,正是在下的妹子,武藝遠勝於我,因受你輕視,不得已擄走令妹,你若想救人,需打得過我家妹子再說。”
陳飛龍無奈答應,跟著趙關進了山寨。趙鸞玉見了陳飛龍,怒氣又生,掄起梨花槍直取心窩。陳飛龍見槍法凌厲,不敢大意,舉戟來迎,過了幾招,暗忖,“趙關之言果然不假,此女武藝超群,悔不該有輕視之意。”陳飛龍再不敢大意,使出了平生武藝,方天畫戟如蛟龍攪海,水銀瀉地;趙鸞玉也不示弱,梨花槍似鳳舞九天,行雲流水;二人各顯神技,傾力相博,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
二人交戰之處,砂石飛揚,茅草盡折,四周一片狼藉。胯下戰馬累的不願再動,二人下馬又戰了幾十回合,陳飛龍愈戰愈勇,面不改色;趙鸞玉畢竟力氣稍遜,已累的香汗淋漓。陳飛龍暗喜:“此女力竭,若等緩過氣來,再難勝她,欲救飛燕,顧不得乘人之危”遂挺戟又進。趙鸞玉連擋數招,氣喘不止,只能收起梨花槍,面色嬌羞地敗退而去。
陳飛龍欲追,趙關叫住:“好漢住手。”
陳飛龍收起了方天畫戟,說道:“在下勝出,還請趙兄不要失言,放了我家胞妹。”
趙關道:“令妹自然要放,更有一樁好事與你商議。”
陳飛龍問:“有何好事,快快道來?”
趙關嗬嗬直笑,親暱地拍了拍陳飛龍肩膀,問道:“敢問好漢高姓大名,貴庚幾何,可曾有過婚配?”
這一問好生奇怪,為了救胞妹,陳飛龍只好一一作答:“在下陳飛龍,今年二十有七,不曾娶妻。”
趙關大喜,再問:“我家妹子閨名鸞玉,今年二十有四,敢問陳家兄弟,覺得我家妹子品貌如何?”
陳飛龍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英姿颯爽,女中豪傑!”
趙關早已笑的合不攏嘴,說道:“且到山寨裡細說。”遂拉著陳飛龍的手進了山寨,邊走邊吆喝著,令嘍囉們備好酒菜。
兄妹相見,陳飛燕扯著陳飛龍,忙問:“哥哥勝了還是敗了?”陳飛龍見胞妹無恙,才放下心來,答道:“談不上誰勝誰敗,為兄力氣比趙姑娘大些而已。”
過不多久,酒菜準備停當,趙關招呼二人入座。此時,獨不見趙鸞玉,陳飛燕忍不住出言詢問:“鸞玉姐姐何處,為何不入席?”趙關嗬嗬答道:“恐是女孩家害羞,我們休要管她,且先喝個痛快。”說完便拉著陳飛龍連喝了三大碗。
陳飛龍不得已,喝了三大碗,尋問:“趙兄慢來,且先說個明白話,在下打傷了你,反倒好酒好肉招待,是何道理?”
趙關笑道:“便是先前與你提過的好事……我那妹子趙鸞玉,今年二十有四,早過了及笄年齡,還未曾出嫁,我這當兄長的好生著急啊!依鸞玉之言,無論家境、相貌,非得找一個武藝能勝過她的男子,方肯出嫁,我看陳兄弟乃當世豪傑,與家妹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陳飛龍驚慌失措,推搪說道:“趙姑娘乃世間奇女子,在下斷不敢痴心妄想……”
趙關問:“是陳兄弟嫌棄我家鸞玉的綠林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