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醫治(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紫蘇對金翼鳴的到來並不意外,微微頷首道:“教金三爺久等了。”
金翼鳴聽林紫蘇答的乾脆,彷彿是早就知道自己會在這裡,笑道:“公子託在下給小神醫帶一句話,他的生死,全在姑娘一念之間。”
林紫蘇笑道:“你家公子這般抬舉我,我若說不治,豈不成了罔顧生死的人?不過,我只是跟著師父胡亂學了一些醫術,神醫的稱呼可不敢當,你家公子若是對我放心,那我就勉力一試。”
林紫蘇說的是實情,金翼鳴卻不這樣認為,想起林紫蘇醫治時的手法,越發覺得這個小姑娘深不可測,說道:“姑娘肯出手相救,在下先謝過姑娘了,若是能醫好我家公子,我們王爺定有重謝!”
林紫蘇也不再推脫,問道:“你們也知曉,我師父不願讓我施治,惠豐街那邊是不成了,你們那可有清靜的地方?”
金翼鳴沉吟了片刻,從懷裡掏出了一枚令牌,遞到了林紫蘇眼前,說道:“我家公子的身份,想必姑娘也已知曉,公子此番到京城,在十王府住宿,多有不便。”
待林紫蘇看清上面滇王府的字樣,金翼鳴便收了令牌,朝四周打量了一圈,壓低了聲音說道:“姑娘且在家聽訊息,等公子安排好日子,小的派馬車到府上來接您。”
林紫蘇本還以為對方會找個客棧之類的地方,沒想到對方竟是如此打算,狐疑地看了金翼鳴一眼,這可是在自己家門口,若是隨便就上了旁人的馬車,屆時自己可說不清!
金翼鳴看出了她的疑慮,陪笑著說道:“姑娘放心,我家公子心中有數,定會讓姑娘跟家裡有所交代。”
果不其然,第二日一大早,林家的門房就收到了請柬,說是南康大公主在十王府的宅子裡辦了一場詩會,邀請康寧伯府的大小姐務必親臨。
南康大公主是皇帝的長女,乃是梁皇后在東宮時所出,當時還是理宗皇帝在位,直接賜以南康的封號。
南康城是太祖皇帝的龍興之地,在大衍一朝是僅次於京師的存在,以南康作為一個公主的封號,寵愛程度可見一斑。
一個是大衍熠熠生輝的公主,一個是京中毫無根基的府第,若是在平常,南康大公主斷然不會貿然和林家往來。林紫蘇不知道楊興堯用了什麼手段,竟能說服堂堂的南康大公主給自己下請柬,暗自佩服,心中打定主意,等見了楊興堯一定要問個明白。
既然是南康大公主有約,林家自然是不敢怠慢,畢氏唯恐自家女兒失禮於人前,絞盡腦汁為林紫蘇備下合適的衣服和首飾。
林紫蘇這個正主兒卻是在家悶了兩日,通宵達旦地翻看家中的醫書,算是臨時抱佛腳。畢氏以為是南康大公主的詩會給了她壓力,不住勸慰她適可而止。
四月十二,正是南康大公主所約的日子。這日一大早,就有下人到林紫蘇的院中稟報,說是南康大公主府上的馬車到了門口,等著來接自家小姐。
林紫蘇收拾完儀容,帶著琥珀出了院門,就見一輛氣勢恢宏的朱輪車停在了自家門口,待走到近前,發現駕車的人竟是金翼鳴,遂取笑了一句:“金三爺,我還道你們會低調行事,沒想到連公主的朱輪車都出動了,這陣勢,我可不敢坐。”
林紫蘇雖是這樣說,還是在琥珀的攙扶下上了馬車,就聽金翼鳴道:“我們滇王府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連匹馬都不好找,反正公主娘娘的馬車閒著也是閒著,借來一用又有何妨?”
馬車裡甚是寬敞,中央放著一張茶桌,上面一個暖爐正在“咕嘟”“咕嘟”地燒著水,擺放著兩套茶具,角落裡,掛了一個藤木編制的小櫃子,裡面塞滿了各種吃食,馬車深處備有一軟榻,鋪了張薄薄的錦被,以備休憩之用。
前世裡,林紫蘇自從成了皇后,極其有限的幾次出宮,所乘的馬車自然比公主的馬車規制還要高,琥珀卻是第一次坐這樣的馬車,驚的合不攏嘴,喃喃說道:“我的老天爺,我這輩子也沒坐過這樣的馬車。”
林紫蘇看了一眼琥珀誇張的表情,“噗哧”一聲笑了出來,朝琥珀使了個白眼,朝車門外問道:“金三叔,咱們要去哪裡?”
“還能去哪裡,自然是去參加公主娘娘的詩會。”金翼鳴懶洋洋的聲音傳進馬車中,緊接著一身鞭響,馬車緩緩動了起來。
林紫蘇不再多問,達達的馬蹄聲中,朱輪車穿過熙熙攘攘的東城,到了紫禁城外的十王府停了下來。
大衍自開國之後定下了皇子封王分藩制,皇子出生後即可封王,十五歲之後出宮成婚,二十歲成年後去封地就藩。
若是為每個皇子都在京中建座府邸,住上幾年就要閒置下來,自然是頗多浪費,是以在太宗皇帝時,在紫禁城的東門外,緊挨著會同館建了十王府,以供受封后等待就藩的皇子們和回京朝覲的藩王們居住。
說是十王府,自然不是十個王府,也不是某個王爺的府邸,而是由若干個院落集聚而成,王府內道路縱橫交錯,每個院落之間各有聯通,又相互獨立,倒是與後宮的佈局有些相像。
公主府的馬車果然好用,金翼鳴到了十王府門口,只高聲叫了一聲,門口的禁衛便極為配合的開了大門,任由馬車一路駛入了十王府。
南康大公主與駙馬齊源是在四年前的中秋詩會上相識,齊源是天下聞名的才子,又是當年的新科探花,兩人喜結良緣,遂成了京城裡的一段佳話。兩人成婚後卻沒有住進公主府,只是在十王府內選了一座七進宅院住了進來。
林紫蘇在南康大公主的宅子門口下了馬車,金翼鳴朝林紫蘇行了一禮,低聲道:“姑娘,公子已安排妥當,你就安心地參加詩會罷,時間到了,自會有人來接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