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坐在大帳中,不多時,楊彥便帶來一人,進入大帳內。

高歡視之,來人面板黝黑,身材健碩,國子臉,頗為威武,一看就是久經戰陣的大將。

“順國李來亨,拜見梁王!”風塵僕僕的李來亨看見高歡,立時抱拳行禮。

“李來亨!”高歡心頭一喜,怪不得覺得有些眼熟。

李自成麾下有劉宗敏、李過、高一功,劉芳亮、李來亨、黨守素等等,其實都是難得的人才。

現在這批人,大多聚集在李過的軍中。

高歡微笑道:“李將軍不必多禮。這次李監國派你前來,不知道所謂何事?”

李際遇發動兵變,扶立李自敬為帝后,劉宗敏等人本要擁戴李過為帝,與李際遇抗衡。

可是,李過一方面覺得,自己只是李自成的侄子,而李自敬是李自成的弟弟,血統上沒有底氣,另一方面,就是兩府之地,也沒有稱帝的實力。

畢竟李過實力弱小,不當皇帝還有條退路,當了皇帝便難以退下來了。

因此李過沒有稱帝,而是選擇擔任監國。

“啟稟梁王!”李來亨沉聲道:“雖說陛下被奸賊所害,但是監國一直恪守與梁國的盟約。現在奸賊李際遇,興兵數十萬進攻監國,監國希望梁王能夠履行盟約,發兵幫助監國擊敗李際遇。”

李過佔據的南陽和襄陽之地,高歡垂涎已久,不過卻一直沒有機會和藉口去奪取。

這次順國政變,使得高歡損失了一個盟友,不過卻也並非全無好處。

順國內亂,無疑給了高歡,奪取南陽和襄陽的機會,只是這兩塊地,不在李際遇手中,而是在李過手裡,讓高歡不好武力奪取。

因此,高歡其實一直在等,希望李過堅持不下去,主動投靠自己。

可是,李過和劉宗敏等人,卻始終不講,高歡想聽的話語。

這時高歡聽了李來亨的話,不禁有些失望,“李將軍,當初簽訂盟約,是針對第三國的進攻,可現在是你們順國內亂,寡人實在不便干涉。”

在對待順國內亂上,高歡與滿清保持了一定的默契,便是雙方都沒有直接派軍參戰。

滿清支援給李際遇不少軍資,清軍在後方運輸軍械,卻很少直接參與前線的戰爭,避免梁國捲入。

高歡也只是輸送物資屯集軍隊,施加壓力影響戰局,但並不下場參戰。

李來亨聽了高歡的話語,焦急道:“梁王,李際遇背後有建奴支援,這就是第三國來顛覆我大順,梁國豈能坐視不理呢?現在李際遇幾十萬大軍,已經攻入南陽,若是梁王不救,南陽和襄陽都會落入李際遇之手。屆時對梁國而言,也沒有好處!”

高歡站起身來,在帳中來回走了幾步,然後轉身對李來亨道:“李將軍讓寡人考慮幾日,寡人再給你答覆!”

“梁王~”李來亨還要勸說。

這時楊彥卻側身道:“李將軍請吧!”

李來亨見此只能一抱拳,“軍情十萬火急,還請梁王儘快發兵,救救大順!”

說完,李來亨便被請出了大帳,高歡則負手站立在地圖前,沉思起來。

高歡現在並不想改變梁國的計劃,不想立刻就直接插手順國內戰。

不過,高歡也不能真讓李際遇,吞併南陽和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