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際遇平定隴西的起義後,率領大軍得勝還朝。

關中四塞之國,只要把守住關隘,外敵就很難打進來。

現在李際遇平定了反對者,對關中忠於李自成的人,進行了清洗,徹底控制了關中。

這讓李際遇野心膨脹,內心已經有了除掉李自敬,自己做皇帝的想法。

此前,他還偽裝著對李自敬頗為恭敬,現在他徹底掌握關中,本性就暴露出來了。

李際遇回到關中後,不久就毒殺了李自敬的兒子,又藉口諸多李姓宗室勾結李過謀反,大肆屠殺李姓宗室。

一時間,關中腥風血雨,幾個月間李際遇就殺了上千人。

關中境內,凡事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都被李際遇弄死或者下獄。

本來李際遇想要廢掉李自敬自己做皇帝,不過李過盤踞南陽和襄陽,攻擊他謀害李自成,欲圖篡奪大位,他若現在就廢掉李自敬,無疑會落人口實。

養子害死養父,霸佔了家產,總是害怕養父的兒子回來。

雖說李過並非李自成的親兒子,但畢竟是老李家的人,李際遇不殺死李過,心中實在難以安定。

此時梁國修養生息,清軍、偽明也在建設軍隊,打造器械,意圖壯大實力。

因為大家都沒準備,所以滿清議政五王,並不想李際遇與李過開戰。

現在天下局勢,各大勢力和陣營之間,總體而言趨於平衡。

畢竟年年征戰,各方勢力確實都打窮了。

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各方其實都繃著,不想冒然開戰。

這個時候南陽和襄陽地區,就成了打破平衡的火藥桶。

如果要進行一場天下大戰,那麼導火索只能是南陽和襄陽地區。

因此滿清和偽明都至書李際遇,特別是洪承疇,更是極力勸說李際遇修養生息一段時間,不要貿然開戰。

上次梁軍兵臨城下,北明損失不小,到現在還沒恢復過來。

洪承疇和吳三桂都有些擔心,被李際遇拖入戰爭,所以勸說李際遇休戰,可是李際遇卻並不那麼想,他急於消滅李過,然後登基為帝,完成統一順國的大業。

在清軍和北明軍都不太支援的情況下,李際遇力排眾議,決定來次“親射虎,看孫郎”,下令征討李過。

五月間,李際遇親帥大軍二十大軍,號稱五十萬攻取南陽和襄陽。

清軍見他出兵,只能屯兵邊境,告訴梁國不要插手,同時給李際遇輸送兵力,希望他能夠速戰速決,儘快解決戰爭。

誰知李際遇在關中大清洗,一大批追隨李自成的順軍老人,殺的殺,貶的貶,導致順軍戰力嚴重縮水,二十萬人打了小半年,也沒能攻滅李過和劉宗敏。

而梁國也並沒有向清廷和北明朝廷擔心的那樣,直接率兵參戰,而是給了李過一些物資,便埋頭搞起自己的五年計劃。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過和劉宗敏還是耗不過李際遇,逐漸不行了。

本來李過和劉宗敏打算跟李際遇死磕,現在眼看磕是肯定磕不過了,死那是肯定的,便只能再拉外援。

自從李際遇兵變以來,李過已經多次派人前往梁國,只不過李過派人並不是要歸順梁國,而是希望藉助高歡的力量,為李自成報仇,幫他奪回大順帝位。

……

時間一轉眼來到年底,高歡第一個五年計劃,對於梁國經濟的提振效果逐漸體現出來。

隨著藩府大舉採購,加大造船,建築等行業的投入,再加上荷蘭、西班牙人的到來,令江南的經濟情況開始好轉,不少工坊陸續恢復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