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歡而言,現在最好是維持現狀,除非李過真快被滅,或者是李過決定歸順大梁,高歡才會發兵。

這時高歡沉思一陣後,走回桌案後坐下,然後提筆寫下一篇,警告李際遇的檄文。

這封檄文的內容很簡單,梁國對發生在順國的內戰,表示嚴重關切,並警告李際遇不要繼續向南陽和襄陽進兵,損害梁國的利益、

若是李際遇不聽勸告,大軍繼續留在南陽,不撤回關中,梁軍將直接參與順國內戰,支援李過攻取關中。

高歡寫完檄文,遂即朗聲道:“來人!”

“大王!”楊彥進帳行禮。

高歡沉聲囑咐,“將這篇檄文,釋出出去。”

“臣領命!”楊彥接過檄文。

高歡在豫東巡視,最先收到檄文的,並不是李際遇,而是黃河北岸的多鐸。

這時在多鐸營中,他聽人唸完高歡的檄文,不禁冷哼一聲,“高蠻子真是猖狂,順國內戰,輪到他表示關切?”

博洛道:“王爺,高蠻子兵強馬壯,火器犀利。他已經把話講明,若是李際遇不撤,梁軍就要參戰,屆時我們怎麼辦?”

多鐸聞語,臉黑了下來。

雖說多鐸在洛陽之戰中,繳獲頗為豐厚,但是清軍顯然,沒有做好與梁軍決戰的準備,也不想與梁軍正面對決,而是希望高歡再給他偷襲的機會。

南陽,鄧州城外,李際遇大營內。

田見秀忽然挑帳,進入大帳,令正圍著沙盤議事的李際遇和諸多將領紛紛側目。

“權將軍,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李際遇不禁皺起眉頭、

田見秀在河東之戰時,被清軍俘獲,後收編為綠營兵。

李際遇兵變奪權時,清廷派出田見秀支援李際遇,後來清兵回到河東,而田見秀卻留在了順國,當上了權將軍。

田見秀黑著臉,拿出一份檄文,遞給李際遇,“大王,高歡的檄文,讓我們立刻撤軍!”

李際遇眉頭豎起,擠出一個“川”字,他接過檄文看了看,便勃然大怒,“高歡小兒,太霸道了。寡人一統大順,憑什麼要聽他的,撤回關中去。憑他臉大嗎?”

田見秀沉聲道:“大王,高歡發了檄文,便不能不防啊!”

“怕什麼?”李際遇冷哼一聲,“若是高歡發一篇檄文,寡人就嚇得撤軍,那以後就別幹事了。現在鄧州告破在即,給寡人繼續進攻。”

“大王,要是高歡發兵怎麼辦?”田見秀問道。

李際遇咬牙切齒,“不用擔心,高歡出兵的話,清軍和北明軍必定不會坐視不理。寡人先拿下鄧州,看他高歡如何奈何寡人。”

順國佔據關中,李際遇有恃無恐,萬一高歡真的發兵,他還可以退入關中,憑藉關隘拒守,梁軍根本打不進關中。

想到這裡,李際遇冷笑一聲,將檄文揉吧揉吧,丟入火盆內。

(求月票,推薦,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