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在人間-長干曲 第六章 北出陽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順慶王康平十五年五月,內官左使張一銘篤信黃老之術,受人蠱惑,以岱宗郡李氏女嫣然之子李子川為逆天之子,矯詔率奉恩校尉前往捉拿,李氏不服,以僮客僕從千人對峙數日,大小火拼十餘場,死傷無數,泰山縣令不敢言,唯伏地叩首曰:“勿傷鄉鄰!”
以此知內官與門閥之跋扈。
王駕震怒,使開國琅琊公,鎮北大將軍折宗保之後,當代琅琊公,神策軍第一神將折虎臣持詔令,假節鉞,率神策軍五百前往彈壓。
假節鉞者,日常可斬知府、校尉及以下官員,無需奏報,戰時除中樞諸人外,見官大三級,有先斬後奏之權。
神策軍軍鋒所向,雙方偃旗息鼓。
詔令:
內官左使、奉恩校尉統領張一銘私調王駕親軍,圍攻門閥,其罪當誅,然憐其為人蠱惑,著帶枷步行入京,沿路不入驛站。
李氏族長李玉林,聚眾鬥毆,雖有情急之處,然確有不遵法令,擾亂地方之舉,著閉門思過三年,罰太守例養老俸三年。
其餘諸人,各自管教,若再有不法,當三倍罰之。
李氏女嫣然及其子李子川,無孝悌,著流放千里,無詔令不得入中原,三月內起行,北出陽關,不得遷延。
接詔令後,張一銘重枷入京,一路風餐露宿,到了中京饒是他武功卓絕,也是狼狽萬分,調養了數月才算恢復。
李玉林緊閉中門,高掛謝客牌匾,數名家人快馬送信,告知諸閥:他三年內閉門修書,不理世事。
中京,觀星樞機處,書案司。
“功虧一簣啊!”一個老者捋著頜下數十根乾枯的山羊鬍子,抬起常年被油燈燻烤,發黃的手抓著油膩而稀疏的頭髮。
“秋平,你個老東西,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雷霆萬鈞,這局算你贏了,不過你把逆天之子放了,你就不怕麼?”
老者邊嘟嘟囔囔,邊開始翻自己桌前的一堆雜亂無章的草稿,眉頭時而揚起時而緊皺。
“逆天地而生,歲在暮商末,淵水竭而星墜,天下瀟瀟!”
“這神文的下半闕是到底是什麼呢?”
深夜裡,不似人音,怪聲怪調,煞是陰森。
<<<<<<<<<<<<<
岱宗郡進入八月,天氣開始熱了起來,收割了田裡成熟的春麥,又忙著播種冬麥,這兩年也算風調雨順,佃農們不擔心收成,四處都是歡歌笑語。
泰山腳下,大河南畔,李閥祖屋在關閉了三個月之後,這一日中門大開,闔家聚集。
今天是詔令李嫣然母子啟程的最後一日,泰山縣的兩個衙役收拾了行李,各自挎著腰刀,把隨身的包裹用水火無情棍挑著,跟著縣令一早便來到李閥門口等待,又不敢敲門,一直到日上三竿,終於有了動靜。
中門內,李玉林揹著手站在客廳門口,面色沉重,看著院內自己的老妻、兒子、兒媳與李嫣然和李子川告別。
幾個女人滿臉是淚,可氣的是自己那個兒子也是左袖子抹一把眼淚,右袖子擦一把鼻涕,原本心中煩悶,就想訓斥於他。
想了想,心裡一聲嘆,罷了,孫子輩沒有男丁,兒子也年過四旬,妾也納了幾個,始終沒有動靜,且這樣平安度日吧,做個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