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在人間-長干曲 第五章 內官秋平(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邊已經露出一絲白線,太陽即將升起,啟明星也慢慢暗淡下去。
李閥祖屋門外,火把熊熊,四個軍官內著錦袍,外邊披掛著閃亮的半身甲,手握著腰間的白魚刀,是隸屬內官統御的奉恩校尉。
每個軍官身後都排列著一隊士兵,身著黃邊錦袍,手持制式軍刀,沒有昂貴的半身甲和白魚刀,是奉恩校尉統領的稱為力士的普通士兵。
秦飛鵬並未隨李玉林出來,他回自己的房中穿上盔甲,拖了張椅子,將一條精鋼馬朔橫在膝頭,準備廝殺。
李玉林出了大門看見為首持節的那個內官一愣,怎麼是他?
這內官姓秋,幼年家貧入宮,本無名字,上代順王喜歡他安靜穩重,凡事都要他伺候著,後來更是派到年幼的儲君身邊,並賜名:平,要他一輩子平平淡淡照顧好汲王子。
此時秋平年歲已高,顫顫巍巍的彷彿一陣風便能颳倒。
慶王從小便得他照顧,感情深厚,登上王位後數次讓他當內官太監令執掌內宮大權,卻都被秋平以年老體弱,賤軀不堪使喚為由推了,力薦徒孫無舌擔任。
自己卻安心留在慶王身邊照顧起居,無職無權,雖然此人性格平和,從不與人為難,可若是誰敢輕視他,那便是頭腦發熱,活的不耐煩了,要知道現在的太監令無舌可是個令小兒聞聲而止泣的人物。
李玉林拱拱手,態度溫和:“秋大人當面,您老可好!”
秋平抬手推開扶著自己的小內官,也回了一禮:
“一介老奴而已,怎敢稱大人,李先生可好?”
“晚輩很好,日日讀書,三餐飽腹”。
“恩,那就好,日日讀書還罷了,這三餐飽腹卻是個好詞兒,我這一輩子便盼著天下人都能有這麼個日子。”秋平老臉皺紋笑得都擠成一堆。
“李先生,老奴這次來是持節而來,原本用不著我,可是我擔心這些猴崽子們粗手粗腳,辦砸了差事就不好了,因此就在王駕面前自薦要來宣詔,你看是不是接一下啊?”
李玉林怎麼也沒想到秋平來了,此人名聲甚好,與朝中諸人幾乎沒有對立過,甚至經常扶助落難的朝臣,他資歷深,又是慶王視為長輩的人,他出手了,那些宦黨多數便偃旗息鼓不再追殺。
無奈,李玉林下令:“開中門,迎王駕持節使者正堂宣詔。”
“不用了,這些虛頭八腦的東西怪費事兒的,我既然持節就有這個權力,替王駕做主,免了吧,李先生,老奴想叨擾一杯清茶,單獨與你聊聊?”
“晚輩求之不得,請!”李玉林一閃身讓開一條路。
秋平回頭對身旁的張一銘說:“你候在這兒,等我忙完了,你好好給李先生賠罪,那麼個歲數了殺性還那麼大!也不知道無舌那個小猴崽子怎麼管教的。”
張一銘額頭見汗,腰躬的跟個大蝦米似的,口稱:“老祖宗開恩,小的再也不敢了!”
李玉林引秋平進了外宅書房,二人坐下,因天還未亮,不宜飲茶,便讓家人準備了燕窩端上來,二人用了,開始說話。
秋平一改剛才的老邁之態,手也不抖了,腰也不彎了,朦朧的眼神也銳利起來,張口進入正題:
“玉林,我這麼稱呼你可算妥當?“
“秋大人是長者,家父曾教導,當敬重”,李玉林心中警惕心升起,這秋平看不透啊。
“嗯,你父親人中之龍,你也不錯,像他!”
秋平點點頭,拿出詔令丟在桌子上:
“這勞什子又是綢布又是玉軸的,除了耗費資財以外沒什麼用,話都不能好好說,玉林,我之所以走這一趟乃是有幾句忠言相告,你可願意聽我細細講來!”
李玉林微微一笑:“自然洗耳恭聽。”
“那我就長話短說,你們諸閥與內官這些年斗的有些過分了,我雖然躲在宮中卻時刻關注,內官中人多性格偏激之輩,行事陰狠,若其行徑有太過分之處,我會出手阻止,你可認可?”
李玉林仔細回想了一下,點點頭:“秋大人確實救助不少落難之人。”
“嗯,聊勝於無罷了,不過錯都在內官麼?”秋平說了這句話目光炯炯的盯著李玉林。
李玉林無語,內官不過是王駕的家奴,被推出來與門閥作對不過是王室維護集權的手段罷了,他猶記得中年時剛入中樞隨堂觀政時,內閣諸公與上代順王爭執的場景,無半點尊崇之意。
秋平接著說:“你們門閥佔據人傑地靈之處,傳承聖人學說,開枝散葉,宗師賢者一大堆,門生故吏散佈天下,就連開國的勳貴都退避三舍,良田萬畝,佃農千戶,你李閥傳承文聖人學說,尚知道些禮義廉恥,可其他門閥呢?就是你門下,都是良善之人麼?”
秋平話說的不緊不慢,可意思卻很重:“我只是粗通文墨,不知道大道理,可活了這一把歲數,宮中又是天下一等一複雜之處,我只知道,這大順朝要想安穩,靠的不是王駕聖明,朝臣忠謹,又或者是清除奸佞,而是王權、勳貴、門閥勢力均衡,各司其職,相安無事啊!”
李玉林頭腦中一個念頭一閃而過,此乃金玉良言!
“王權弱則有內官橫行,勳貴弱則武備廢弛,邊關烽煙四起,門閥弱便教化失調!民智不開,這個道理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