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被發現的速度遠遠超過了預計,按照原來的計劃,應該是需要等火箭主動發射探測訊號之後一段時間,這個文明才能發現恆星軌道最邊緣的火箭。

“黃院士,你怎麼看?”

“主動探測我們的訊號,來自於哪裡?我們火箭直徑不大,在這麼大的宇宙中,不發熱不發射電磁訊號,不應該能被人發現啊。”

不出黃泉所料,探測過來的訊號是從發射訊號波的那顆行星發射過來的,只是一晃而過,估計反饋了部分訊號回去,不過反饋的訊號也會被他當做普通的流浪隕石。

“還好,虛驚一場。”

“李老師,華科院太空局傳來訊息,不停發出的電磁波資訊,根據破譯,大致是‘你好’‘我在這裡’‘愛比蘭星’其他的還是無法破解。”

“我看看。”

剛剛覺得虛驚一場的李院士,就收到了人工智慧得訊息,同步黃泉也收到了提示。

“派離得遠的那艘火箭,登上傳送電磁波的星球,看看發射電磁波的裝置,以此判斷這個星系的五十年前的科技程度。”

“說起來都五十年了,這個裝置都在正常執行,雖然只是簡單的重複頻率,也還是很了不起了。”

李院士想想對方放在這顆行星上的訊號發射裝置,居然已經運轉了五十年就感覺不可思議。

接到黃泉的命令,離蟲洞最遠的火箭露出引擎,向那顆行星飛去。

……

愛比蘭星,一艘鋼鐵戰艦正在離開母星,飛向星空。

……

七十萬公里,對於曲率引擎飛船來說,不過是二十多秒的事,可對於還是使用固體燃料的火箭來說,卻是兩個小時的距離。

隕石包裹的火箭,再加速到最大距離後就關閉了發動機,讓飛船在重力的牽引下,持續加速衝向目標行星。

……

愛比蘭星,一個小時前,愛比蘭人突然接受到一份古奇星探測的彗星報告。

有一顆直徑大概一百米不到的彗星,受邊際古奇星重力的影響,將會在四十分鐘後撞擊到宇宙訊號發射器區域。

這顆隕石在不久前才被主動探測射線發現,加速起來後,更加明顯,這才引起警報。

“將這份資訊發給第二礦星隊,古奇星那座訊號發射塔會在十五比蘭後,被彗星擊中附近區域。

讓他們去把那顆彗星收集回來,看看有沒有研究價值,說不定那是幾十億年前的東西。”

“好的長官,具體情況我已經安排下去了,預計需要三萬比蘭,需要重新建立訊號塔嗎?”

“那倒是不用了,這麼久都沒有外星人過來,看來這整個宇宙,也只有我們愛比蘭人了。”

……

隕石包裹的火箭很快飛行到了古奇星,面前的古奇星,是一枚正常的遠日星,沒有大氣層,白茫茫的一片全是凝固的晶體。

火箭持續不斷的還在瘋狂傳輸對射訊號回蟲洞方向,因為對射的原因,訊號沒有溢散到古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