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星系的各個行星,卻是分佈在四面八方的,離恆星最近的那顆幾乎與探測衛星相對垂直。

之後的各個行星,如果以衛星和恆星來看,可以說都不在一個平面,而且密集程度極高。

甚至按照天體知識,有些星球的軌道距離,如果再交叉點會直接相撞。

當然,對於太空來說,其實是沒有平面這一說法的,以任何參照物與恆星的位置來看都是平面。

“現在大家都全力開動,儘快計算出這個恆星系的大致壽命,各行星大小和距離,收集溢散到太陽系的訊號來源。”

“收到!”

“收到,正在分析。”

分析的過程很快,根據接受的光子訊號,很快恆星的大小和能量計算出來。

“黃院士,這顆恆星的大小估計有二百二十多公里,比太陽大了一圈,根據光子運動速度分析,距離我們有八十二億公里。”

“黃大,訊號源找到了,在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行星上面有強烈訊號波動,有一個功率很大的訊號頻段不停的向宇宙深空發射訊號。

由於是擴散性的發射,所以就有些頻段,經過蟲洞左前方十萬公里位置的時候,被一顆靜止的超大冰星給折射到蟲洞的方向,最終出現在了太陽系。”

訊號出現到地球的方式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太巧合了吧?”

黃泉都這種有一個平行時空末世的人,都感覺巧合得不像話,但想想宇宙之大,也不是沒有各種巧合。

“確實太巧了,不過這也說明了這個星系已經突破了母星,正在迫切的想要和外星交流,按照他們的通訊方式來看,不排除剛飛出母星不久的可能性。”

“哦?這個怎麼說?”

黃泉挺好奇太空局結論的依據,畢竟現在獲得的資訊還很少,就能判斷別人剛飛出母星不久。

“這個是以上世紀自由國的做法來判斷的,因為就在上世紀中旬,自由國架設出了第一架射電望遠鏡之後,就主動向外太空發射了大量友好資訊。

登月之後,看到了宇宙的浩大,以及人類飛出太陽系希望的渺茫,還有身處太陽系,卻沒有任何其他訊號的孤獨感。

由於自由國以前一直相信有地外智慧生命的存在,所以他們希望能有一個更強的文明過來帶領地球進入更高的文明階層。

他們開始瘋狂的架設超大功率電臺,不停向太陽系外的各個星系列發射訊號,又連續發射了多次的旅行者號飛船,這些船上……攜帶的都是地球的特徵,甚至還有地球的座標。”

李院士說到這裡,看向黃泉,黃泉對於這些太空里程碑一樣的資訊當然是知道的,只是以前沒有接觸外星人時,都是一笑而過。

但現在接觸過外星人了,尤其是現在自己,自己整個地球的統一做法,都讓黃泉感到一陣心驚。

無線電還好,在駁雜的宇宙中,經過各種散射稀釋,最終外星文明能發現地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那幾顆衛星就要命了,現在已經飛到太陽系最邊緣,還有一段時間就能飛過太陽系,進入隔壁比鄰星,當然。那是四萬年之後了,所以現在的地球暫時還沒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