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可以想見,未來的某一天,必然有其他文明,如同地球一樣,攜帶者星際戰艦,前來太陽系‘友好訪問。’

“正是因為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自由國漸漸開始有了危機感,所以後面的探索進度就開始變慢了,在那之後,探測方式就變得保守起來。

而根據我們之前收集到的資料,對方使用的還是電磁波技術,所以現在我們判斷,蟲洞那頭的文明,也是剛突破母星不久,因為無力對更遙遠的星空進行探索,所以希望能有外星朋友。”

“也不知道是天真,還是故意將人騙過來殺。”

黃泉杵著下巴,什麼可能都有,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一群擁有更厲害戰艦的文明前來覆滅地球,地球同樣沒有辦法。

“穩步探索吧,現在先將這個星系各行星,行星軌跡,以及電磁訊號散發最多的行星,還有最接近地球環境的行星給探測好。”

蟲洞外的火箭不停的資料收集下,這和恆星的基本構造也基本探測完成。

“老闆,現在已經確定的資訊是,這個恆星共擁有二十七顆行星,最大的直徑二萬四千公里,是地球的一點六倍,最小的直徑為九千公里,是地球的八成。

與地球環境接近的星球,根據排列有四顆,離飛船最近的那顆行星,距離只有七十萬公里,直徑一萬四千公里,比地球稍大,上面只有微弱的電磁訊號。

反而是距離恆星更近,與水星環境基本相似的星球上,有強烈電磁痕跡。”

“這麼快?”

剛坐下的黃泉和顧晨,屁股都還沒坐熱,人工智慧就根據火箭傳回來的資訊,分析出了這個恆星的資訊。

“這些簡單得探測確實很快,如果想要更多的行星資料,比如行星的構成,公轉路線自轉速度,都需要更多的時間以及更近距離的觀察。”

“太空局關於對方電磁波資訊的破譯還沒有完成嗎?”

已經對穿過蟲洞的訊號,進行了五十年破譯的實驗團隊,基本都快被放養了。

從一開始的滿懷信心,到中途的無從下手,到後面的訊號不完整導致無法準備翻譯, 整個破譯團隊都已經快放棄了。

“應該快了吧,今天在蟲洞外的火箭,已經接收到了完整的電磁波,現在也轉了一份給他們了。

估計很快就能出結果,如果還是沒辦法,只能想辦法搞一艘他們的飛船了,不過這種情況無疑是對別人的宣戰。”

李院士揉揉眉頭,破譯工作一直不順利,就像一個沒學過猴語的人,每天不看猴子的動作,就只能聽猴語,也許聽一輩子的猴語也只能聽出個情緒。

化作神秘隕石的兩架火箭還在蟲洞的一側工作,隨著時間的過去,一道主動電磁波射向了離蟲洞遠的那架火箭。

“遠處主動探測衛星發現大量訊號聚集,正在掃過火箭區域,被動太空探測雷達關閉中,疑似被發現。”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34章 233章:宇宙之大,巧合無限)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我在沒電的末世學黑科技》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