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回 位份(第1/2頁)
章節報錯
嫡福晉富察·妤瑛,毋庸置疑,應當立為中宮皇后。
高琇雯之父高斌本是漢族人,後來成了內務府包衣,如今高斌時任正二品的江南河道總督,在興修水利方面功績卓著,禮部給高氏擬定的是妃位,皇太后卻給改成了貴妃。
去永壽宮請安時,弘曆瞧見那份名冊,英眉頓皺,
“高氏晉貴妃?皇額娘,高氏的家世並不優渥,憑什麼做兒臣的貴妃?”
太后這般安排,自有她的道理,“皇后心腸太軟,該有個嚴明之人協理六宮,高琇雯在王府時便幫著妤瑛搭理家業,如今給她個貴妃之位,倒也說得過去。”
“可高氏無子,她怎麼擔得起貴妃之位?給個妃位便可。”
太后反噎道:“那是你不肯給她孩子,你若肯去她那兒留宿,她能懷不上?”
最初高氏的確有過身孕,後因金敏靖與西嵐起爭執,衝撞了她,這才小產。
弘曆對她有那麼一絲愧疚,正是因為如此,才會給她管家之權,但貴妃之位,他並不想給,
“一無家世,二無子嗣,兒臣認為高氏難當貴妃之位,還請皇額娘三思!”
“你嫌她家世低微,這簡單啊!給她孃家抬旗即可。”
既要抬旗,還要給貴妃之位,看來皇額娘這是鐵了心要扶持高琇雯啊!
弘曆心下不愈,直接表態,“貴妃之位兒臣已有人選。”
聽他這話音,太后已然猜出了大概,
“你該不是要晉蘇氏為貴妃吧?高氏的家世可比她好太多,至少高家是鑲黃旗的包衣,蘇氏那兩個兄弟只是普通臣子,對朝政並無貢獻,蘇氏與高氏無法相提並論,她才是真正的沒資格做貴妃!”
“可她為兒臣誕下二子一女,功勞甚大!”
太后不以為然,“生了兒子她也是漢家女子,她的身份不足以晉貴妃,給個嬪位即可。”
弘曆板著臉提醒道:“玉珊在府中便是側福晉,與高琇雯平起平坐,如今進了宮,兩人的位份相差甚遠,額娘您分明是在針對她!”
太后悠哉的品著茶,義正言辭地道:“哀家只是依照宮規辦事,後宮女人最看重家世,你應當清楚。”
“家世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看兒臣的心意。皇額娘,此乃兒臣後宮之事,應當由兒臣做主!”
有些事他可以做主,但有些事,太后不會允許他做主!蘇氏若真成了貴妃,那豈不是要翻天?
從前在王府,離得太遠,太后管不了,如今到了宮中,這可是太后的地盤,太后絕不會允許有人在她眼皮底下放肆!
“皇帝你初登大寶,政務繁忙,這些瑣事交給哀家來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