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八回 登基(第2/2頁)
章節報錯
雄偉的太和殿前有條長長的御道,按照禮儀,弘曆需乘坐御輦。
前有儀仗開道,八名太監分立於丹陛御道兩側的階梯上,抬著皇帝鑾駕從雲龍浮雕上拾階而上。
御輦行至殿門口停下,李玉伸出手背,弘曆搭了把手,就此走下御輦,瀟然轉身。
放眼望去,碧空浮雲之下,眾人皆跪拜,高呼萬歲,那種睥睨眾生,萬人之上的成就感,既令人自豪,同時又如一記重石,懸於他心間!
從今以後,他便是當朝皇帝,執掌江山社稷,他的每一個決策都將影響到每一位臣民。
重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挺直脊背和腰桿,轉身一步步走向殿內的髹金龍椅之上!
明明那麼短的距離,他卻走了那麼久,每一步都沉重而緩慢。
輕撩朝袍,弘曆轉過身來緩緩坐下,再受眾臣朝拜。
至此,弘曆終於登基為帝,時年二十五歲。
前路再怎麼艱難,他都得不畏艱辛,迎面而上,爭取不辜負皇阿瑪的期望,不辜負臣民的信任!
待他登基之後,禮部奏請改年號,弘曆親定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弘曆的意思是,現下是九月間,一切紀事仍按舊年號,將明年定為乾隆元年即可。
關於雍正帝赫然駕崩一事,民間猜測甚多,眾說紛紜,畢竟雍正的身子一向康健,暴斃的確令人納罕。
有好事者竟說是有人刺殺雍正,實乃無稽之談,圓明園守衛森嚴,刺客一說並不成立。
太醫院諱莫如深,並未講明病因,有人猜測雍正是死於中風,只有這種突然發作的病才會要人命。
更有傳言說是雍正是因為長期服用丹藥,中毒太深而喪命。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傳言,是因為新帝弘曆登基之後,先下了第一道登極恩詔,緊跟著又下了第二道諭旨,將住在西苑的道士張太虛、王定乾驅逐出宮。
這兩位道士是雍正請來的,在宮中居住有四五年之久,自他們進來之後,便開始大量煉製丹藥。
眾人猜測是因為雍正帝勤於政事,身子虧損,又嚮往長生不老,所以請來道士煉丹。
丹藥短期服用確實給人一種強身健體的錯覺,一旦長期服用,便會傷及五臟六腑,極易暴斃!
不論民間如何猜測,宮中始終未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弘曆嚴禁眾人議論此事,這般謹慎的態度,越發引人生疑。
弘曆登基之後,接下來便該安置後院的女人,將她們接進宮來。
如何給位份,如何安置住處,由禮部先行擬定,交由皇太后過目,而後再由皇帝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