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紀律訓練與提高基層軍官素質(第2/2頁)
章節報錯
蘇誠也不指望將米迦勒騎士團訓練成地球的那種現代軍隊,就憑這個時代的生產力,是絕對不可能訓練成現代軍隊的。
不過,雖然不可能訓練成現代軍隊那樣,但是努力往現代軍隊那邊靠近,讓米迦勒騎士團慢慢開始有些現代軍隊的影子,蘇誠認為還是有辦法做到的。
不過,加強部隊的紀律性——這只是蘇誠改良騎士團的訓練法的重點之一。
蘇誠的另一個改良重點,是增設部隊的文化培訓。
不論是地球的冷兵器時代,還是這個異世界,都格外鍾情於招募淳樸的鄉民進軍。
因為鄉民們基本都是大字不識的文盲,都比較木訥,所以特別好管理與指揮。
畢竟在冷兵器時代,士兵們都並不需要什麼文化,將領們也不需要什麼高素質計程車兵。
蘇誠他自己本人也是很贊同這一個觀點的,在冷兵器的時代,的確是不需要什麼高文化計程車兵,士兵們全部都是文盲都無所謂,反正他們只需要明白一個理念:軍令如山,只需要知道一項鐵則:有命令下達就誓死完成命令,只要明白這一理念、這一鐵則,那就可以了,這支部隊就能夠拉出去執行作戰了,而且戰鬥力還不會太低。
畢竟和有著高科技兵器的現代地球不同,在冷兵器時代,nu這種冷兵器,哪需要什麼高文化計程車兵來使用。
但是,雖然士兵們是不需要什麼文化,但是將官們需要呀。
不論時代怎麼變遷,不論是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負責指揮、管理士兵展開作戰的將官們鐵定都需要一定的文化。
在參加倫德王國救援戰和“夏風”攻勢這2場大戰的時候,蘇誠就已經發現了軍隊的基層軍官們,也就是十隊長、百隊長、千隊長這幫人,平均文化素質低到了一種令人堪憂的地步。
騎士是佈列顛尼雅帝國的高階武官,選拔極其嚴苛,即使是要成為騎士中最低等的新桂騎士,也需要擁有指揮5000人及以上的部隊的指揮能力。
具備有指揮5000人及以上的部隊的指揮能力的人,文化素質肯定不會太低。
在佈列顛尼雅帝國的歷史上,就沒有出現過純文盲卻當上了騎士的人。
能成為騎士的人,往往都是家境本身就很好的人,比如是貴族出身,或者是商人出身、富農出身。
雖然歷史上也有過不少出身自貧寒家庭、大字不識一個的騎士,不過他們也只是而已,他們在從軍的過程中,透過各種渠道慢慢自學成才,在他們成為騎士的時候,也早已不是什麼文盲了。
從始至終一直是文盲的騎士,帝國曆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
因此,身為帝國高階武官的騎士們的素質一向很高。在倫德王國救援戰和“夏風”攻勢這2場大戰中,蘇誠也見過不少的騎士了,到目前為止,蘇誠就沒有見過一個能力堪憂的騎士,每一名騎士都有著不俗的才幹和素質。
跟高素質的騎士們相比,身為帝國基層軍官的那些隊長們,他們的素質就有些慘不忍睹了。
許多的隊長都是徹頭徹尾的文盲,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的純文盲。
連字都看不懂,那就更別指望他們看懂作戰地圖了。
不僅看不懂字,許多的隊長連100以內的算術都不會。
在倫德王國救援戰和“夏風”攻勢這2場大戰中,蘇誠還見過一些十分極品的隊長,連怎麼看錶都不懂,塞個懷錶給他們,他們也看不明白現在是幾點鐘了。
而更要命的是,這幾名連表都看不懂的隊長,還是千隊長!管理、指揮1000人的千隊長!
自這一件事後,蘇誠便對軍隊的基層軍官們的素質有了一個非常直觀且悲觀的認知了。
身為軍隊的基層軍官,竟然看不懂時間、看不懂作戰地圖、看不懂手令,成何體統!
所以,蘇誠在抵達白蒂城後,在那場接風洗塵宴還沒結束,就急不可耐地請求漢弗萊幫他招募一大幫能力不需要太高,只需要能教一些很基礎的知識的教師,同時也請求漢弗萊幫他組織人手趕製一批給將兵們使用的簡易教科書。
蘇誠需要大量的教師來幫助他在部隊中開設文化課,教導將兵們各種基礎的文化知識,教會他們識字、算術、以及其他的基礎文化知識。
在白天的訓練結束後,不論是士兵還是隊長,統統需要一起來上“晚課”,接受文化培訓。
這些士兵,都是未來的隊長,甚至是未來的騎士,所以也都需要一起來接受文化培訓。
因為時間很緊張,漢弗萊一時之間也沒有辦法幫蘇誠找齊足夠米迦勒騎士團全體將兵開展文化培訓的教師,以及足夠數量的教科書,所以現在也只有1號基地的這1萬名新兵有了文化課,老兵們還沒有正式開展文化培訓。
不過,等到日後徵募到足夠的教師後,老兵們也都能逐步開展文化培訓了。
除了請求漢弗萊幫他徵募來教師之外,蘇誠還請求漢弗萊幫他徵募來足夠的吟遊詩人。
在每天晚上的文化課結束之後,蘇誠需要這幫吟遊詩人們給將兵們講故事。
之所以徵募來這幫吟遊詩人給將兵們開“故事課”,自然不是為了給將兵們放放鬆。
“故事課”的開設,是為了提高將兵們的歸屬感與自豪感,透過講佈列顛尼雅帝國曆史上的各種偉人偉事,來讓將兵們對自己的祖國產生自豪,為自己身為佈列顛尼雅人而感到自豪。
簡單來說,“故事課”的開設,都是為了給之後的愛國教育進行鋪墊。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