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君臣的猜忌(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番分析乍一聽起來,貌似有點道理。
只要秦國後方戰事吃緊,也只有撤軍回援。
畢竟,秦國在嶺南投入了太多的兵力和物力。
真要是因為守備兵力不足,讓百越各國重新死灰復燃的話,之前的投入就全白費了。
而半島這邊,戰事才剛剛開始。
前方即便有戰事,也只是小規模的廝殺。
秦軍的損耗還很低,而殷氏的主力也並未受損。
現在撤回去,也沒什麼可惜的。
當然,三十萬大軍進攻,每日的消耗可不是一個小數。
只是相對南方的投入和損失比起來,兩權相害取其輕,這邊就不算什麼了。
換了在場任何一人,都會選擇保住南方的戰果。
再說了,箕子王朝已經建立數百年,還打退過當年燕國的進攻。
之後就再無來犯。
估摸著秦國推進一段,也該出了被襲擾的惡氣。
此刻退回去,面子也找回來了不是?
真要是再損失十萬大軍,又把二十萬大軍陷在島上。
顧此失彼之下,秦國會留下很深的隱患。
在兵書上來說,就是太冒進了!
所以,按照分析的話秦國退兵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然其他人覺得不妥的,是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南方勢力趁機反撲的前提。
等於把希望寄託在了他人的身上。
如果南方沒有亂,秦軍自然就不會退了。
其中,有太多的不穩定。
如果選擇堅守王城,等於是把主力放入了秦軍的包圍之中。
一旦南方沒有亂起來,他們連逃的路都沒有了!
這位燕國公子提出的策略只能算有建設性,風險卻是太大了。
這是賭上了整個箕子王朝!
弄不好,就會滅國的!
一時間,衰王也有些拿捏不準了。
畢竟這個分析的風險太大了!
若是亡國,按照秦國對六國王室的作風來看。
或許佔領王城後會像六國一般留下大臣的性命,或者遷入咸陽監視居住。
但自己和王室,是必死無疑。
衰王眉頭緊鎖,目光在下方眾人臉上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