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升起了一抹猜忌。

甚至懷疑這些大臣是否對王朝真的忠心,是不是已經作好了投降秦國的打算!

要知道,當年燕國滅亡,就是有先例的。

燕王喜帶領王室逃跑,依然被秦軍追殺。

而那些大臣,卻在咸陽生活得好好的。

即便失去了曾經的權力和地位,但好歹活了下來不是?

在危急關頭,君臣之間都起了猜忌的心思。

對下方一些大臣的提議,也不再像以前那麼信任了。

尤其是當初贊同出兵趁機搶佔秦國疆土的那一撥大臣,是更不信任了。

若不是因為燕國公子和那些贊同發兵之人的鼓動,又怎麼會出現如今的局面呢!

衰王臉色陰沉,心裡隱隱有些後悔。

要是知道秦軍戰力如此強悍,為了顏面竟然不管不顧從南方抽調三十萬大軍回來,目的只是為了找回面子,腸子都要悔青了!

早知道如此,就不該去招惹這條黑龍了!

現在倒好,騎虎難下了。

雖然知道燕國公子提出攻打秦國是有私心的,但衰王又何嘗沒有野望呢!

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只是沒想到秦國會如此瘋狂,讓他們慌神了!

就在氣氛凝重的時候。

有人低聲提議:“要不,找秦國議和吧!北方的胡人,不也和秦國相安無事嗎?”

頓時,不少人贊同這個提議。

若是能像胡人那般方式和秦國議和共存,倒夜不是不能接受!

不過,立刻就有人反對。

“我國的地勢與北方胡人不同,秦人不會答應議和!

北方草原遼闊,胡人又盡是精銳騎兵!

只要胡人往草原深處一跑,秦軍連追都追不上!

秦國沒有足夠的國力決戰,才會和胡人和平共處!

但是,我們的情況卻不同。

在輿圖上,島上的形狀就像一根向外延伸的棒子!

只要堵住一頭,以大軍強行推進,我們連逃的地方都沒有!

諸位,秦軍已經堵住了通往草原的道路,我們三面都是大海啊!

退,又能往哪裡退呢?

在如此局勢下,你們認為秦國還會願意議和嗎?

目前,只有抵抗到底,等待嶺南的亂局才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