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滿堂文武皺眉的不僅僅是背信棄義,十萬大軍,幽州六郡,比一個公孫瓚重要太多。

鮮于輔的態度才是朝廷最關注的事情。

審配最為慷慨忠烈,率先開口說道:“鮮于輔因私仇而廢公事,此事絕不可開先例。他憑何敢要挾朝廷?是否若朝廷不允其平定幽州,他便拒不歸順?某以為,必須將鮮于輔調離幽州!沒有商量餘地。”

裴潛皺眉,問道:“如此恐將鮮于輔推向袁紹一側。十萬幽州大軍,若與袁紹聯合,將會影響天下大勢。”

雖然兩者意見相反,但這也是召開廷議的意義,道理不辨不明。

總要廣開言路,兼聽則明。

張瑞看向荀彧,問道:“文若是何意見?”

荀彧謹慎說道:“二位閣輔所言皆有道理。鮮于輔所部十萬幽州軍歸屬,將極大影響天下形勢,還是要極力拉攏。但若鮮于輔因此便居功要挾朝廷,某以為絕不能姑息其猖狂之志。”

賈詡點頭,說道:“臣附議。”

歸根到底,關西大軍有信心憑藉自身實力碾碎天下所有叛軍,奮武揚威,一統山河。

鮮于輔的投靠只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關西精兵強將無數,給滿朝文武提供了無比堅厚的信心。

那就是當今天下,沒有任何勢力有資格同關西談條件。大不了雙方戰場上相見,以刀劍定結局。

有群臣這堅定的態度,張瑞內心輕鬆從容,問道:“卿等以為當如何答覆鮮于輔?”

荀彧說道:“既然朝廷態度已定,不允鮮于輔平定幽州,總要試試鮮于輔態度。”

“幽州使節是田豫?”

賈詡點頭,說道:“正是田豫,此人本公孫瓚部將,公孫瓚敗退之後,降於幽州大軍。鮮于輔素與田豫相善。及其被國人推為太守,便任命田豫為長史。亦正是這位田豫,成功勸鮮于輔歸順朝廷,並代其出使長安。某以為與田豫相談,便可知鮮于輔態度。”

“那便召田豫過來,一併與諸卿談談。”

等候田豫期間,張瑞笑著說道:“孤令長安學宮創辦一所附屬啟蒙學堂,一所附屬學堂。教導幼子讀書進學,諸卿家中子嗣都可入學。望諸卿莫要溺愛家中子嗣,要及時進學才是。”

眾文武都是當了父母的人,對家中子嗣教育亦是頗為重視,紛紛應諾,然後閒聊起來。

審配說道:“聽聞裴閣輔家中幼子裴秀生而聰慧,博學強記,無文不通?若是進入學堂,必然亦如裴閣輔一般人中龍鳳。這裴氏當真是世有俊傑啊。”

裴潛笑著回道:“不敢當,不敢當。賈閣輔方才是代代頭角崢嶸,長孫賈模,聰敏睿智,允文允武,聽聞已經能彎弓習射。”

殿內歡聲笑語,勢力後繼有人,總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賈詡蹉跎了多年歲月,所以在一眾輔臣中年紀最大。

其長子賈穆已經二十多歲,補了一個千牛備身的蔭職,在張瑞身邊執勤戍衛。

而其嫡長孫賈模,雖然名字與西晉權臣賈模相同,但並不是同一個人。

另一位賈模是西晉妖后賈南風的族兄,也就是賈逵的孫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