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為天下減負(第2/2頁)
章節報錯
幾位大臣紛紛變色,默不吭聲。
孟朝對普通農民的所有賦稅都摺合進了田稅當中,所以前漢田稅三十稅一,在孟朝田稅稅率不降反升,提高到了十稅一。
僅看字面意思,便知曉這個田稅有多重要。意味著,所有普通百姓辛辛苦苦一年的收入,朝廷不容任何商量的就要拿走其中一成。
一群人彷彿泥像雕塑,保持絕對緘默,殿內沉寂許久,最終審配開口,說道:“臣以為田稅關乎國本,乃聖朝基業,不宜妄動。”
張瑞淡笑著說道:“朕並非要加稅,亦並非要貪圖田稅份額。那麼多糧食,朕拿來亦並無用處。諸卿且寬心。”
一眾公卿這才臉色稍霽,國淵問道:“那不知陛下此言何意?”
“若田稅一成為皇室所有。那朕打算以皇室名義,永久免除這一成田稅。”
眾人皆面露輕鬆,最怕皇帝打田稅的主意。因為每次增稅,都關乎民間疾苦。
前漢之失,天下餓殍遍野。便是因為今日為皇帝壽誕增加一份稅收,明日為皇帝營建宮殿增加一份口賦。最終日積月累,苛捐雜稅種類繁多,導致民間不堪重負。
如果以皇室名義,為天下減免田稅的一部分,倒是有利於施恩百姓,穩固統治。讓天下百姓都承皇室恩情,減少造反機率。
荀彧諫言道:“若陛下欲施恩百姓,臣以為不宜取一成。”
“哦?卿有何見解。”
“田稅由十稅一,降至百稅九,這數字太過平整,無需多久,百姓便會忘記這一成乃是皇室為其所減免,不利於百姓銘記皇室恩德。臣以為可取一瑣碎數字。”
張瑞眼睛一亮,不愧為頂級謀臣。考慮的的確周到。
按張瑞此前打算,田稅十收零點九,也就是百稅九。百姓十分容易計算,即百石糧食只要上交九石即可。
多年之後,百姓就會以為,朝廷的稅率本就是如此,就是百稅九。很少有人能想到,是皇室為其減免了一份。
但若是稅率變成了零點八五。兩百石糧食要交多少稅,更甚之,兩百零一石糧食要交多少稅,百姓都要動筆認真算一算了。
每年算賦稅的時候,百姓們都會不自覺地想到,這瑣碎的稅率的緣由。
張瑞開口說道:“朕打算減免田稅一成半。作為補償,民部國庫每年撥付給皇室的份額可以酌情減少。卿等以為如何?”
審配望向國淵,問道:“國中郎,每年會向少府撥付多少物資?”
國淵說道:“國家正稅分中央、地方兩級。撥付給少府的物資,主要出自中央太倉。每年六月,太倉會一次性將去年正稅總額半成交割給少府。”
也就是國家二十分之一的正稅都給了皇室家族。如果算上各種正稅以外的賦稅與皇室的金礦、銀礦等,每年至少十分之一的財政收入流入了皇宮。
在漢室,鹽鐵官營。流入皇宮的財富比例更高。
在國家財政佔比中影響如此之重,這也難怪皇帝的作為會深刻影響一個王朝的走向。
張瑞鄭重的說道:“朕今日不僅為天下百姓減負,亦為朝廷減負。太倉交付給少府比例,降至三十抽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