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男人的三大浪漫,鋼鐵、火藥與……(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東人口比例優於關西,無關乎政策問題。
完全是因為戰亂導致青壯人口銳減,留下了大量孤兒寡母。
安史之亂,河北打成了一片白地,當時河北人取五個妻子,都會被稱讚一聲大善人。因為娶這五名婦人,同時也意味著承擔了養活五六條性命的壓力。
歷經漢末,孟朝的河北儲存還算完好。但河南就徹底被打爛,數千裡範圍一片白地。
先有董卓,後有郭汜、李傕,之後更是出現了一個百萬規模屠殺的曹操。
這導致從豫州、到兗州、及至徐州,黃河以南各地都生機凋敝。比如東阿縣,一個縣境內人被吃光,後來只有寥寥幾百戶人家搬遷進去。
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家鄉的單身漢,想來這裡闖蕩一番。
現實也饋賞了他們的勇氣,附近鄉里的青壯都在兗州內戰中死傷慘重,許多適齡女子根本找不到身體健全,適合婚嫁的物件。
在東阿縣境內,一男三女組成一個家庭的情況司空見慣。
在這種背景下,孟朝的文明推進,既缺財富,也缺人口,所以朝廷在詔書裡公示天下,鼓勵民間從外部往中原輸送人口。
青壯投入工坊,規模龐大、價格低廉的勞動力,必然會推進工業的發展。尤其冶金行業,最需要這種勞力。
工業強國,說起來很高階很文明的樣子。
但拋棄一切花裡胡哨,最終還是比拼鋼鐵的產能。
以鋼鐵的意志,實現我們的雄心就是人間真理。
毛熊蘇帝,其強大令整個世界戰慄,其文明具有什麼獨一無二的優點嗎?並沒有,回想起毛熊,張瑞腦海中的印象就只有鋼鐵般堅硬的國家形象。
所以天朝也說,鋼產量就是工業時代的象徵,是工業社會的糧食。
有了足夠的鋼鐵產能,在當今這個時代,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而輸入的人口中,婦人則關乎到張瑞的大棒興國戰略。
這個戰略說起來不太文雅,但確實就是張瑞最推崇的戰略之一。
鋼鐵、火藥、大棒,這就是男人的三大浪漫。
鋼鐵與火藥,整個朝廷都在全力以赴的推進當中。
大棒興國戰略,在當下也正處於時代的風口上。
因為中原有太多的空地,一戶農夫家庭,只要勤勞開墾,連年積累,三五年攢下兩百畝地並不是不能完成。
這就註定了,中原百姓願意娶妻納妾,以增加家庭的勞動力。
以後世大清角度而言,這些人有良田兩百多畝,完全算不上是貧農,而是鄉里的小地主。
換個角度之後,就會發現這些小地主家裡養兩三個婆娘並不算什麼難事。
歷經亂世的混亂無序,王朝開國初期,社會財富相對平均,沒有積攢在少數頂層豪族手中。所以確實是一個容易推行政策,締造盛世的合適時節。
八月,張瑞在昭華宮單獨召見了內閣次輔賈詡。
首輔審配忙於推進鋼鐵產能,收割異域財富,提升文明發展等光明正大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