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詩與遠方(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長安思潮的發酵,整個國家都關注向了這個方面。
上至帝皇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在茶餘飯後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個民族想從封閉的視野中開拓出去,總要經歷一次刻骨銘心的思想激盪。
七月,秋收結束,朝廷免除了賦稅,勤勞的百姓都積攢了足夠的存糧,於是有大量百姓推著獨輪車來到,想在這個天下最繁華的城市中將存糧賣出更高的價錢。
一隊隊攜弓帶刀的武陵少年,策馬在長街上飛馳而過。大量異域遊人、長安百姓、千金小姐在長安街頭悠閒漫步。
形形色色的面孔,熱鬧非凡的街道共同鑄就了長安城的富庶與多元。
但在一百零八坊的坊門前,卻形成了相同的風景。
大量解決了溫飽,生活無憂的百姓圍在坊門前的公示牌前。
一名賣完糧食的農夫不識字,對身邊一位身著錦衣的文士問道:“這位公子,上面寫了些什麼?咋這麼多人圍在這裡呢?能否跟某講講?”
文士轉頭打量了一眼問話的人,見對方挽著褲腿,赤膊短褐,一眼便看出對方是一名農夫。沒多少耐性,敷衍說道:“官府昭示,將發行黃金券。持券可到子金苑兌換黃金。”
農夫不著頭腦的摸了摸後腦勺,不明白這個訊息,為什麼會吸引這麼多人圍在這裡。
難道大家的生活都已經富裕到要用黃金作交易的地步了?
被對方不耐煩的語氣嚇退,農夫再不敢麻煩對方。轉而看向人群之中,驀然發現一名自己同鄉的莊稼漢張三。便連忙擠了過去,說道:“老三,汝在這裡作什麼?”
張三看見熟人,格外熱情,上來便抓著農夫的胳膊,說道:“冶尾亭的王夫?”
“是我,去歲我還曾去你們亭租過牛。”
“某記得此事。汝是個憨厚熱忱之人,租完牛還將牛餵飽方才送回。主家對此數次誇讚。”
“不值當,不值當,此乃本分。”
寒暄過後,王夫問道:“老三,汝腦袋靈活,跟某講講,這多人圍在這裡作甚?”
張三更加熱情的抓住王夫胳膊,笑著說道:“是好事一樁。不怕汝知曉,我妻弟為壺丘亭侯采邑之民。”
王夫聞言心有慼慼,這可跟自己這種平民百姓不同。那是能跟壺丘亭侯扯上關係的存在。
雖然壺丘亭在哪裡,壺丘亭侯究竟是誰,王夫都一無所知,但不妨礙這個淳樸的農夫產生敬仰尊崇。
張三繼續說道:“這可是內幕訊息,吾妻弟只告訴某一人。某看汝本分才告訴汝。”
一般而言,這種話的潛臺詞就是,這訊息我已經告訴身邊認識的每一個人了。但王夫性情憨厚,還是聽的津津有味。
“據吾妻弟言,壺丘亭侯正在招募人手,想去貴霜或者更遠的地方開拓一番事業。怎麼樣,汝可否感興趣?若有興趣,吾兩人為同鄉,某豁出這張老臉,去求一下壺丘亭侯府,也帶上汝一個。”
所以有時候憨厚亦是福氣,一頭霧水的王夫完全沒被三言兩語煽動,好奇的問道:“這跟發售黃金券有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