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與高句麗的戰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中原地大物博,財力豐厚,能夠在這種雙方都極為難受的消耗戰中取得最終優勢。
對著滿堂公卿,張瑞語氣堅定,說道:“戊遼校尉諸葛亮,為今科武舉狀元,其不世出之才,必能為我孟朝開拓遼東,穩定局勢。”
想到帝國雙壁之一,眾人臉上都露出笑容。
審配說道:“諸葛亮允文允武,總督一方,必能發揮其幹才。組織數萬民兵青壯,配合四千精銳禁軍,足以在大軍主力班師後,擋住高句麗反撲。”
張瑞笑著點頭,這也是為什麼自己一定要任命諸葛亮為戍遼校尉的原因。
當大軍主力回撤,北荒與中原隔絕於塞外。此時就必須有一位忠貞可靠,能文能武的忠臣,組織民心,發展生產,建設軍隊,獨立擋住外敵。
談完帝國兩大軍事大敵,朝會正式轉向政務方面。
畢竟偌大的帝國,如何治理才是最關鍵的事情。若能將帝國治理的井井有序,那掃滅四方,軍事、武功輝煌,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內閣大臣司馬芝一項主管全國政務具體內容方面的事務,開口說道:“自聖朝建立,便致力於休養生息,恢復生機。六部九卿,兩京十二州布政使皆已初有政績,但清查戶籍、度量人口,非一年可促成,如今尚在推進之中。”
張瑞看向兩京十二州布政使,問道:“諸卿當中,有誰已經清查完成?”
“稟陛下,直隸已經清查完成,有戶四十七萬五千,口二百九十六萬三千,田畝四千九百四十五萬畝。”直隸布政使羊衜開口。
張瑞簡單算了一下,笑著說道:“直隸不愧為神京所在,舉國之精華。一戶丁口已超六人,田畝也戶超百畝。”
羊衜說道:“主要因為長安、萬年兩縣,人口密集,在冊人口超五十萬。這其中泰半又處於長安城內。”
長安、萬年雖然是兩個縣,但主要治理的中心卻都在長安城內。
近五十萬人口,設定一個郡都足夠了,所以在很早之前張瑞就設定了萬年縣。這兩個縣大抵是以朱雀大街為界,左長安,右萬年。
這兩個縣人口五十萬,大概四十萬在長安城內。再算上長安城駐紮的軍隊、宮室、商人等,如今的長安城人口大概要有六十萬。
只增加了二十萬的人口規模,主要原因是二十萬禁軍並非全部駐紮在長安城內,除了北衙禁軍,以及輪換戍衛城防的南衙禁軍外,剩下的十幾萬禁軍都駐紮在城外大營中。
而張瑞的宮室規模也還比較小,在立國之後擴充了一次規模,人數增加到了五十人。
後宮妃嬪制度這方面,張瑞就一抹黑了,雖然後世制度齊全,但張瑞根本沒關注過,也就抄無可抄。
於是孟朝便繼承了東漢光武帝的制度。而光武帝劉秀也不愧為大魔導師,各方面設定都極為齊全。
其後宮制度最大特點就是,去繁為簡,妃嬪稱號只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
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為粟數十石。美人、宮人、采女則沒有爵位和俸祿。
張瑞當初只看了一眼,就立即拍板,堅決同意。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