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張瑞努力約束,隨著國家一統,張瑞的宮室規模還是在迅速擴大,尤其在宮殿方面。

孟朝皇室宮嬪只有五十人,但宮殿卻不止五千座。

這麼龐大的財富,真的不能冤枉張瑞。作為一位皇帝,張瑞興修過的宮殿只有長安朱雀門後面的宮城區。

這些宮殿主要是在洛陽遺留的漢室宮殿群。

按封建傳統,劉氏皇帝從洛陽搬離,這些宮殿順理成章,也理所當然的只能成為張瑞的財產。

其他人,怎麼敢堂而皇之的接手皇帝宮殿?住進去容易,想安穩的活著就難了。很容易就被參有謀逆、僭越之心。

因為有這麼多皇室宮殿完整的儲存在洛陽,所以洛陽才能成為陪都。也是天下被稱為兩京十二州的原因。

對這些宮殿,張瑞沒有拆除、轉賣的打算。

因為可以預見,若只有長安一處宮殿群,張氏子孫必然會逐代加蓋。

與其讓後代子孫瞎折騰,還不如給他們留下富庶的財富,足夠滿足他們的享樂需求。

完整的繼承了漢室遺產的孟朝皇室,或許是自古以來最富庶的皇室家族了。

宮殿成群,財富滿倉,人口富饒,科技先進,武德昌盛。

張瑞可以說是個非常合格的父親了,給張佑安留下了一份非常龐大的家業。只要他不像朱祁鎮一樣又菜又愛玩,親自帶著帝國主力全部十六衛禁軍遠征萬里。他天天躺在皇宮裡不上朝,孟朝都能蒸蒸日上。

雖說維護這龐大的宮殿群費用不菲,但張氏府庫充足,就當是給洛陽百姓增加大量就業崗位,增加一份收入了。

張瑞看向司隸承宣佈政使顧雍,問道:“司隸人口、土地清查明確了嗎?”

顧雍起身,說道:“稟陛下,聖朝法令,司隸嚴格貫徹,不敢有絲毫怠慢遺漏,故而司隸官員認真再次複查之後,確認在冊戶籍五十三萬戶,二百五十九萬人,田畝四千九百萬。”

兩京地區彙報完之後,幷州布政使開口,說道:“稟陛下,幷州亦清查完成,在冊戶籍二十九萬八千戶,一百四十四萬人,田畝三千二百萬六千。”

幷州的戶籍不漲反降主要是西部的上郡、朔方等郡劃歸給了直隸州。

每每想到直隸這一行政劃分產生的深遠影響,孟朝文武無不驚歎荀彧王佐之才。

以往上郡、朔方等地都被視為邊陲荒涼之地,中原百姓極少願意前往定居。

可隨著上郡、朔方被劃歸了直隸州,百姓驀然發現以往印象中的荒涼邊陲,竟然成為了京畿精華腹地。

上郡就在左馮翊正北方,一衣帶水。

而左馮翊是什麼地方?五陵少年中的高陵、陽陵就在左馮翊境內,是當之無愧的京師首善之地。

而三輔中無論京兆、左馮翊還是右扶風面積有限,雖然是關中平原,可是人口實在太多。

這就導致以長安為中心,二環、三環的三輔地區人口密度極高。

隨著百姓們將目光繼續向外延申,立即就發現了上郡這個近乎完美的郡國。

當初為了建設牧場,上郡太守李嚴使用過一次地圖開疆,大手一揮,就將上郡向西延申了數百里。東西都以黃河為界。黃河幾字形中間近一半的面積都歸上郡所轄。另一半則在朔方郡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