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曾經對關中有利的家族,變成了一個趴在帝國命脈上躺著吸血的家族。若非陛下還念舊情,等著田氏積極轉變,田氏早被朝廷官員清查罪行了。

見田蒙若有所思,諸葛亮笑著說道:“陛下性素寬仁,對百姓皆有包容之心。向來會給所有豪族轉變,改進機會。一如豪強可以轉土地兼併為開設工坊,亦或轉型將門,甚至經商域外。只要不頑抗到底,陛下都會既往不咎。”

田蒙用力的點頭,眾所周知,將門家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之前的豪強逐漸轉型的。

“還請狀元郎為我田氏指一條明路。”

諸葛亮合手,平靜的說道:“北荒不正是田氏最佳之選?雖然北荒困難重重,但正因此,田氏傾盡全族之力,助此偉業終竟成功。豐功偉績,陛下豈能視而不見?況且,北荒開墾成功之後。轉運數以千萬計之糧草,經由經由遼東走海運運往中原。這航線、暗礁、風浪,除田氏瞭然,誰人能迅速替代?”

說完,諸葛亮看著田蒙,語氣凝重,說道:“數千萬石糧食,關乎無數百姓性命。朝廷怎能不慎重?”

田蒙興奮的一躍而起,對諸葛亮鄭重拱手,說道:“聽狀元郎一席話,某茅塞頓開。我田氏必將世代銘記諸葛氏對我之大恩。”

諸葛亮側身避開田蒙大禮,說道:“為陛下分憂,為聖朝建功而已。田族長無需行此大禮。”

心甘情願,全力以赴的金主,才是一位完美的金主。

經諸葛亮一番規劃,田氏終於撥開雲霧見青天。

在定下開發北荒的次日,田氏在長安城中忽然一改懶洋洋的肥蟲形象。

花費重金招募各種工匠,不論是冶鐵製陶,還是木匠漆匠,甚至泥瓦匠、漁夫都盡皆收錄。

長安豪族都感覺田氏瘋了,如今各大豪族都在縮減產業規模、提升產品工藝,以應對關東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工坊,準備以質量搶佔市場。

偏偏田氏在這個時候一反常態,招收大量被淘汰的工人。無數豪族暗地裡恥笑,田蒙這是被逼到絕境,已經慌不擇路了。

但遼東一片蠻荒之地,各種生活用具都奇缺無比。只要能將造出器皿,在遼東就不會嫌棄。所以田氏對所有工匠都照收不誤。

三月,田氏隊伍抵達東萊郡黃縣,在這裡開設蓬萊工坊區。

傳說在這裡出海,遠方就能抵達蓬萊仙島。

傳說已不可考,田氏只是想沾一沾神話的仙氣,圖個好兆頭,意為將大海彼岸的遼東建為蓬萊仙境。

蓬萊工坊區初步規劃佔地六千餘畝(一個大學校區規模),田氏將在這裡設立諸夏境內所有類別的手工業工坊,以支撐遼東建設所需。

並在蓬萊設立船宮、倉儲、碼頭,以方便從全國各地採購、囤積生產資源。並往返運輸遼東物資。

這麼龐大的用地,本應該經過層層審批,遷延日久才能透過。

但田氏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蓋章透過,拿到了土地的開發使用權。

到這一步,關注田氏動作的長安豪族們,立即感受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田氏背後的靠山,恐怕大到不可思議。不知是哪位朝廷公卿,有這麼大的能量?

不過這田氏也真是拼上了全部身家,在黃縣開工這麼大的工程,組建這麼齊全的工坊門類,若不能最終獲利,田氏世世代代積累的財富就全部荒廢在那山野之間的一片廢地裡了。

但田氏彷彿完全不考慮失敗的可能性,孤注一擲的開始瘋狂囤積物資。江都船宮還在興建中,田氏就一口氣下了三百艘巨船的訂單,用以運輸生產物資。

然後田氏大起倉儲,在倉庫內囤積了一倉一倉的礦石、木材、煤炭,黏土、毛絨、皮革、布料、麻葛、藥材、藤條、實驗、黑糖等各種物資。東萊人形容為“百物輸入之眾,有如川流之不息”。

田氏瘋狂的舉動,甚至讓整個天下都見識到了地大物博究竟有多重要。

若是有一個廣闊原材料產地,這不是賣資源也能賺的盆滿缽滿?

無數朝廷公卿都有所思緒,往日裡反對刀兵的立場有所鬆動。反正聖朝武德昌盛,用幾千軍人打下一片嶄新的疆土,留給子孫後代賣賣資源,也是個不錯的財富。算是餘蔭子孫了。

諸夏苗裔,應該自強不息,勤勞致富。但也理應有得天獨厚之資源疆土,有資格享受地大物博帶來的資源盈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