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事後諸葛亮也看不懂的時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能相提並論嗎?關西出資數千萬在魏、趙之間修建馳道,道旁樹木鬱鬱蔥蔥。
而此時河北文武在幹什麼?豪強侵吞田地,官員中飽私囊,軍隊仰食桑葚。當然,作為其中佼佼者,許攸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這天下豪強數百年來都是這麼過來的。
荀彧評價許攸貪而不治。就連袁術都鄙夷許攸,兇淫之人,性行不純。
許攸只是感慨河北不夠富庶。若如關西一樣富庶,何至於拿不出錢財來修建馳道?
想到這裡,許攸心中亦不乏失落。若河北官府亦肯出資數千萬興修斥道,咱一眾豪強能夠獲利多麼豐厚?至少能獲得六七成,家家戶戶分上千萬錢,豈不比剝削幾乎小民更暢快?
歷史上官渡之戰,袁紹虎踞四州之地,擁眾數十萬,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帥,準備攻打許都。
但如今的袁紹勢力大為削減,尤其面對關西精兵,河北也在努力精選士卒,裁汰老弱。所有人都清楚,一群烏合之眾,在關西強軍面前,可能連對方鎧甲都砍不碎。
在田豐曾經的努力下,河北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所以河北淘汰了老弱之後,又強徵了大量青壯壯丁。極力將軍隊規模維持在了十八萬左右。
這支軍隊論戰力,肯定不能算當世一流。畢竟很多士卒都是強徵壯丁拉入軍中的。
可是相較於其他諸侯的老弱殘兵,這些人又的確算是年富力強,是精選士卒的結果。
許攸作為謀主,對這支軍隊的戰鬥力還算了解,因而說道:”某以為不宜與關西大軍在野外決戰。應依託信都城高池深,與關西大軍進行僵持。關西即便再富庶,亦無法供應數十萬大軍,上百萬徭役常年累月作戰。“
許攸雖貪,但在大局觀念上還是對得起袁紹委以謀主之重任的。
袁紹的另一位謀主荀諶主動開口,說道:”將軍能打下整個河北,兵法為諸將之冠。論統兵作戰,無人能與將軍相提並論。此時關西大軍進軍神速,高歌猛進。若將軍不提兵迎戰,誰人能遏制敵軍猖獗之勢,力挽狂瀾?“
”河北各地守軍皆在觀望將軍舉措,若將軍不披堅執銳,阻敵銳氣。其他部將又如何能堅守死戰?”
袁紹點頭,覺得荀諶所言在理。
袁紹有英雄氣節,值此板蕩之際,河北守軍節節潰敗。袁紹相信唯有自己能堪當重任,是真丈夫,拔劍起,敗敵軍,挫敵銳,然後拯時局於危難。
若自己一味固守信都,這四方局勢就徹底糜爛了。
田豐眉頭緊蹙,說道:“將軍,敵軍兵多將廣,且兵鋒正銳。此時與敵決戰並非良機,宜依託堅城,消耗敵銳之後,再一擊破敵。”
歸根到底,經過寒冬臘月一戰,謀士們已經發現,河北已經沒有與關西全面爭雄天下的實力。這不僅僅體現在軍隊人數上,更是方方面面的差距。
只有袁紹還不甘任命,想要力挽狂瀾,以個人能力正面徹底擊垮關西大軍,然後再與關西大軍爭雄於天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