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事後諸葛亮也看不懂的時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讓天下矚目的河北決戰,朝廷出動水陸大軍四十二萬(冀州二十萬,幽州九萬,兗州五萬,徐州三萬,水軍兩萬,登陸三萬),五路進軍。
天下人都以為會是一場規模龐大,慘烈非常的決戰。
但戰事的發展,卻出現了“事後諸葛亮”都看不懂的情況。
這形勢特別像李唐軍神李靖的作戰風格。哪怕是一群“事後諸葛亮”,對著他的行軍作戰報告,也看不懂發生了什麼。
兩個月滅梁,平定蕭銑。三個月北滅東突厥,四個月西定吐谷渾。
沒有任何花裡胡哨,總結起來就四個字“進軍,克之”。
同樣是府兵軍隊,孟國大軍打出了一模一樣的風格,二十萬大軍在冀州全線發起猛攻,大軍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當第一份戰報傳到張瑞面前時,張瑞幾乎以為大軍中了敵軍誘敵深入之計。
“右驍衛大軍攻常山守將淳于瓊,大軍四戰皆捷;尾襲於井陘南,又捷;戰於清國亭,又大捷,橫屍十五里。袁軍大將淳于瓊趨中山國,右驍衛設伏於房山待之。夜,錦衣衛百人黑衣混袁軍營中擾之。袁軍驚,自相攻擊。右驍衛以騎兵八百、步兵兩千,掩殺,大破之。陣斬淳于瓊,遂復常山。”
要不是整整一支河北大軍被右驍衛大軍在冰天雪地裡砍成了碎片,任誰看這戰報都會以為前線中了誘敵深入之計。敵軍每戰必敗,一退再退。而右驍衛大軍進境神速,剛接戰不到一個月,就幾乎從南到北打穿了冀州。
如果說張瑞還只是驚奇,那在信都的袁紹則完全是驚怒、震驚,暴跳如雷。
因為有清河國、鉅鹿郡作阻隔,安平國境內的袁紹還未曾直面關西大軍犀利的兵鋒。
對著滿堂文武大罵道:“一群廢物,開戰不及一個月,被人徹底擊潰,由南到北打穿冀州。這就算是幾萬頭豬,駐紮在常山境內。關西大軍四處追捕,也追捕不盡吧!”
一眾文武都垂首不語,豬可不會主動向關西投降。
關西錦衣衛都指揮使趙雲為常山人,其年幼時便曾在郡中頗有威望。如今關西大軍兵臨常山,趙雲指揮錦衣衛進入常山,出入郡縣如履平地。
在錦衣衛奔走之下,大量常山官員舉城降孟。這也是為什麼淳于瓊還在撤退的路上,右驍衛大軍就已經能提前設伏,襲擾敵營。
眼見官員們都默不吭聲,袁紹知道自己再對這些人怎麼訓斥,他們也會無動於衷。
袁紹已看清形勢,自己非誤國之君,而臣下卻皆是誤國之臣。
隨後袁紹看向許攸,問道:“孤決議親自提兵前往廣宗,迎戰關西大軍。如今信都已經集結多少部隊?“
許攸連忙回道:”因為關西大軍於深冬臘月突然出兵,我等猝不及防。只集結有六萬餘人,馬五千餘匹。“
”風雪嚴重阻礙大軍行進。士卒頂風沐雪,眼難視物。在路上行進速度遲緩。“
袁紹勃然大怒,呵斥道:”難道只有河北士卒受大雪遲滯?關西大軍排程怎就不受影響!全是藉口!“
許攸不敢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