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稱公建國,建康元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二月二十八日。
整座長安城皆張燈結綵,官府設定賀禮,長安一百零八坊的坊門前都整齊擺放有一排排禮品。
有顏色豔麗的綾羅綢緞,有造型精美的瓷器漆器,有精良鋒利的橫刀長弓,也有一袋袋米麵糧油。
長安百姓只要拿著戶籍、照身帖便能到坊門前找里正領取一份豐厚的禮品。
只看這禮品樣式便能知曉,這是張府私庫裡的財富,大量隸臣妾產出皆歸張瑞所有,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漆器、瓷器、刀劍。
這是張瑞個人給整座長安城發放的福利,沒有動用分文官府府庫。
後人如何評價張瑞的封公建國不得而知,活在當下的長安百姓皆喜氣洋洋,巴不得張瑞天天加官進爵。無比擁護張氏統治關西。
天子使節是郭貢,因此郭貢被官升數級封為御史大夫,持節至長安冊封張瑞。
看到長安一片歡慶,百姓笑語歡聲,而無任何悲傷緬懷,郭貢便知曉漢德已衰。
當郭貢抵達丞相府時,丞相府內已濟濟一堂,文武官員皆穿飛魚服等候在府中。
長安學宮史官也已經鋪好紙墨,等候記錄這光耀史書的一刻。
披甲持槊計程車卒戍衛廊下,每名士卒臉上都神采飛揚。
郭貢左手持節,右手奉詔,默默嘆息一聲。
唯器與名不可假於人。可如今長安已設立史官,掌控軍隊,冊封官員。與新朝已並無多大區分,可以說已有其實,今日只是為其正名。
堂皇大勢如此,容不得漢室官員有不甘情願。
張瑞身穿玄黑色蟒袍,在眾人擁簇下站於丞相府前庭中央。
在前庭四方,房屋飛簷之下,站有一排排穿戴整齊的文武官員,一同目睹這個屬於關西所有人的國度自今日誕生。
八年以來,不惟張瑞一人殫精竭慮,雄圖一方。無數文武官員也為關西嘔心瀝血,承託著張瑞一步步邁向高位。可以說公國的建立,是張瑞的使命,也是所有人的期望。寄託著無數臣子官員的身家性命,宗族榮辱,千古聲名。
郭貢走到庭中,站在張瑞面前很恭敬的行了一禮,然後說道:“孟侯,某受天子之命,持節策命,升孟侯為孟公。”
“制詔:今將授君典禮,其敬聽朕命。”
“使持節丞相領司州牧孟侯,朕以不德,少遭閔凶,越在潁川,遷於鬼蜮。當此之時,宗廟乏祀,社稷無位;群兇覬覦,分裂諸夏,………實乃天佑,誕育丞相,保我皇家,弘濟於艱難,朕實賴之。”
“昔者董卓初興國難,群后失位,以謀王室,君則攝進,首啟戎行,此君之思,於本朝也。”
“後李傕、郭汜專用威命,又賴君勳,克黜其難,復我洛邑,造我京畿,設官兆祀,不失舊物,天地鬼神於是獲安,此又君之功也。”
“袁術叛逆淮南……曹操逆亂天常……馬騰、韓遂……鮮于輔、公孫瓚……劉璋、張邈……鮮卑匈奴,重譯而至,單于白屋,請吏帥職,此又君之功也。”
“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之以明德,班敘海內,宣美風俗,旁施勤教,敦崇帝族,援繼絕世,舊德前功,罔不鹹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