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朝廷能穩定人心,不出現霍亂,那麼三十萬大軍四面進擊冀州袁紹,天下可立定。

至於怎麼穩定人心?

當然是正君臣名分,定文武歸屬。

再不復跟漢室糾葛不清,臣屬不知所忠。

也就是稱公建國,公國的官員歸公國,漢室的官員歸漢室。

雖然張瑞迎奉天子只有一年時間,但也不算短了。

李淵從義寧元年十一月攻入長安,到義寧二年五月二十日登基稱帝,中間升丞相、封唐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身加九錫等一系列流程迅速走完。

但此時李淵的勢力範圍只有太原、河東、關中與巴蜀,論勢力、論人口、論兵力都不足以與如今的張瑞相比。

張瑞也沒必要事事以先人為例,到了如今地步,張瑞就是後世的楷模。

論德行,張瑞被稱為當世聖人。論威望,張瑞被稱為天資神武,定鼎天下。論實力,張瑞麾下有雄師三十萬。

所謂得國正與否,最關鍵還是手下是否有一支能征善戰的大軍,能夠掃清頑固階層,為百姓授田授業。

經歷漢末亂世,生民死傷慘重,從近六千萬人口驟減至如今的一千多萬人。世家大族、豪強劣紳都在這場大亂中元氣大傷。

張瑞手握三十萬大軍,能夠震服一切頑固勢力,然後為百姓平均授田,恢復生產。

所謂的封建盛世,無非也就是這種環境。大亂之後大治,百姓有田可種,有房可住。哪怕賦稅沉重,靠著被授予的荒田,也能暫時繳納賦稅。

現在交到張瑞手中的,便是這樣一個殘破的天下。

張瑞想締造一個所謂的封建盛世,十分容易。哪怕晉朝那些皇帝,能夠說出何不食肉糜這種話,但晉朝前期也繁榮昌盛,被贊為太康盛世。

太康盛世究竟有多繁盛?時人謂之“天下無窮人”。當時“賈豎皆厭粱肉,”“婢妾被服綾羅”、“賤隸乘輕驅肥”,這些說的都是地位低的商人和傭僕生活的情況。

所以才有了石王鬥富、奢靡無度的情形發生。

張瑞的志向顯然不止於建設一個所謂的“封建盛世”,而是將後世更先進的理論貫徹到這個時代,致力於真真正正的改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提升。

當然,在此之前,張瑞如今要做的是,先從漢室手中接過來這個破敗傾頹的天下。從張瑞穿越至今,所做的一切努力,不論是深根固本,發展關西,還是平定強梁,掃除群雄,都是在這一步做準備。

如今到了正式接收成果的時間了,十一月張瑞將大軍佈置於幽州、冀州、兗州、徐州四地,作好對袁紹的軍事部署。

十二月,張瑞返回長安,正式開始稱公建國流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