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黑山軍轉行,豪族隱匿財富(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量糧草的到來,極大減輕了關西的供糧壓力。
徵西將軍府治下,糧價已從每石五十錢降到了每石四十三錢,而且糧價還在持續走低。
但令徵西將軍府所有文武都沒想到的是,在這一次鑄幣收割天下的機遇中,除了徵西將軍府,收益最大的竟然是黑山軍。
早在八月末,黑山軍就主動結束了在河內、上黨與徵西將軍府的對峙與戰事,甚至連打家劫舍都暫停了活動。
整個黑山都做起了跨州貿易。
在幷州、冀州之間,貿易往來,賺取差價。
關西缺糧,關東缺錢。
而黑山軍只要拿著糧草到關西販賣給百姓、豪商、甚至官府,就能得到大量金錢,用這份金錢,在富庶的冀州,隨隨便便就能買回數倍的糧草。
這比打劫都快。
初時,張燕得到訊息,黑山大量子民都“不務正業”,做起貿易時,張燕勃然大怒。好好地山賊,不去劫掠,轉而規規矩矩的做起貿易,簡直給黑山丟臉!
但直到他手下的一名渠帥也參與其中,按慣例上貢給張燕,一次性繳納了上萬石糧食。
張燕震驚的差點把眼珠子瞪掉了。僅是上貢就繳納了一萬石糧,這渠帥自身不得有五萬多石?這把冀州哪個縣城給攻破了?就不怕引來冀州大軍的討伐?
當張燕氣勢沖沖的前去問罪時,這名渠帥還在給部下作動員,氣勢十足的宣揚,要做一票更大的,一頓吃飽,十年不餓。
嚇得張燕大驚失色,你還要來一票更大的,怎麼?難不成你們還想把冀州州治給劫了,還是想把冀州牧韓馥的小妾給搶了?不引來冀州大軍是不滿意了?
直到誤會解釋清楚,張燕再也無法保持淡定。
打劫?
什麼叫打劫?
以前那也能叫打劫?充其量那隻能叫血汗打工錢。如今黑山軍做的貿易這才叫打劫!
搶官府府庫都沒這個快。
因為官府府庫裡的糧食不會自己跑到黑山軍口袋裡。現在這份貿易卻會!數不盡的豪商帶著糧草來到黑山腳下與黑山軍合作,畢竟橫跨冀州、幷州,沒有哪裡比黑山更便捷了。
待時間推進到九月初,曾經猖獗一時的黑山軍,徹底在冀州、幷州、兗州與司隸境內銷聲匿跡。
三晉地區是有經商傳統的,尤其幷州境內還不歧視商人,許多黑山的渠帥,搖身一變就成了幷州境內的豪商,帶著大量曾經的部曲,就專門從事貨物轉運的生意。
這批人本來就是河北最剽悍的劫匪,沒有任何不長眼的小股匪寇會去劫掠他們。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些外表看似忠良的行商腳伕,會不會在被打劫後的下一瞬間,從貨物底下抽出大量腰刀、骨朵,然後現場給後輩們表演一下,打劫的正確示範。
可以說,這批渠帥,是抓住了當下最合適的機遇。
因為在河東、在太原,並不僅僅有鑄幣權之利,還有冠絕當世的工業產能。當大量貨幣被轉運到了關東,關東貨幣不再緊張。
百姓手中持有充足的貨幣,終於敢將貨幣拿出來交易了。
這是貨幣緊縮緩解後的正常反應。
曹魏歷次貨幣改革失敗,就是因為沒有充足的貨物來維持商業經濟的繁榮,貨幣失去存在的價值。
開元通寶,顯然不存在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