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民部令人驚歎的財富(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聞司馬芝誇張的言談,張瑞自信一笑,放馬過來吧,自己什麼大場面沒有見過?會被區區錢財震驚?
司馬芝笑著說道:“洛陽城將重返帝都地位之訊息一直流傳,故境內豪商、百姓皆瘋狂購買洛陽田宅,價格一日高過一日。尤其入夏以來,大軍誅殺李傕,天子近在咫尺。田宅價格連翻數倍。”
“共售有黃金二十四萬三千斤,白銀十五萬五千斤,錢四十五億九千萬!”
“多少?”張瑞激動的撫掌而起。
“回太尉!”司馬芝笑著一字一頓的說道:“黃金二十四萬三千斤!”
“白銀十五萬五千斤!”
“錢四十五億九千萬!”
“哈哈!”
“哈哈哈!發財了!”張瑞興奮的無以復加。
王莽篡朝時,史書記府庫中“黃金萬斤為一匱,尚有六十匱”。也就是說新朝開國時,整個國庫也只有六十萬斤黃金。
漢斤比較小(一斤222.73克),二十四萬三千斤黃金,約合五十四噸黃金。
五十四噸黃金,相當於四百五十個海昏侯墓(被霍光廢黜的昌邑王劉賀,海昏侯墓出土的黃金高達一百二十公斤,換算成漢斤約等於黃金五百餘斤)出土黃金總量,相當於國家黃金儲備的三十六分之一。
當然說這些都沒什麼意義,就算只有一噸黃金擺在一個人面前,也足夠讓一個人頭暈目眩,血脈沸騰。
這等於張瑞將後世帝都給賣了,收穫了相當於國庫三分之一的財富。
按最具有價值的換算方式,有這一批黃金,張瑞至少能冊封四百五十個列侯。
當年張世平、蘇雙資助混跡在涿郡的遊俠頭目劉備,一出手便是黃金數百斤,戰馬數十匹。張瑞這一次等於是收到數百個張世平這種豪強的贊助。
張瑞笑著感慨道:“這些豪族真是富庶。倒也是件好事,能將豪族財富從地窖、墳墓裡收割出來。不然彼輩一次下葬便高達數百斤,死千餘戶豪族,關西便會黃金短缺。”
司馬芝笑著答道:“賴太尉重開絲綢之路,西域黃金、珠寶、玉石源源不斷流入關中,豪族之富庶,遠超過往。”
張瑞彷彿已經見到自己重現大隋富庶盛世的場面,說道:“今歲關中大旱,為關中百姓每戶發百錢,布帛一匹,谷十石。”
雖然府庫中金銀堆積滿倉,但在使用上張瑞還是比較謹慎的。發百錢不是因為張瑞小氣,而是發太多會直接導致百姓手中銅錢貶值。本來只用三十錢就能買一石糧食,大量發放銅錢,可能導致糧食直接飆升到六十錢。
這對赤貧百姓沒有多大影響,但對那些家中有數百錢積蓄的平民家庭而言就成了災難,會發現官府賑濟過後,能買到的糧食反而下降了。
沒有財富產出,而官府增加貨幣,只會造成通貨膨脹。
民間生產財富的速度有限,張瑞只得從官府中取一部分谷糧布帛,配合著這次的賑濟,一起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