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一年之內,竟然會接受兩次函谷關守將的投降。

五月末,涼州叛軍李傕、郭汜等人合西涼諸部數萬人進攻洛陽。王允依舊對其十分輕視,乃派西涼降將胡軫率主力軍團東出虎牢關主動迎敵,意圖一戰殲滅西涼叛軍。

今歲五月初,朝廷詔拜皇甫嵩為車騎將軍。此時在朝堂中,既有武廟七十二將之一的皇甫嵩,也有號稱漢末第一猛將的呂布。

但王允卻十分莫名其妙的,兩者都不肯重用,而是派了西涼降將胡軫率領洛陽禁軍主力前往迎敵。

至於其究竟是怎麼想的,遠在長安的張瑞,絞盡腦汁也猜不出來。也幸虧徐榮投降了右將軍府,否則這一戰,徐榮就會與胡軫一同領兵出擊,結果遭遇部下叛變,戰死沙場。

而沒有了徐榮,胡軫很輕易的便與李傕、郭汜等人合兵一處,反攻洛陽。

六月初,西涼叛軍抵達洛陽城下,大軍圍攻八日,呂布軍中有叟兵反叛,為西涼軍開啟城門。

於是李傕、郭汜等人引軍入城。呂布與戰城中,不勝。

巷戰持續兩日(歷史上的巷戰持續了兩到三天。長安之戰總共十餘天,八天在攻城,剩下的時間都是在巷戰),李傕等人攻至南宮掖門,殺太常種拂、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吏民死難者萬餘人,狼藉滿道。

城內叛亂的叟兵,就是蜀兵。漢代謂蜀為叟。劉璋便曾贈送曹操三百叟兵。

至於為什麼呂布手下會有一支蜀兵,是因為呂布率領的是朝廷最後的禁軍。

益州牧劉焉曾贈送給朝廷一支衛戍部隊,而且劉焉三子皆留戍洛陽,劉範為左中郎將,劉誕為治書御史,劉璋為奉車都尉,劉範與劉璋都具有統兵權。

但這支蜀兵也有可能是前將軍趙謙的部下,趙謙是蜀郡人。李傕、郭汜攻入洛陽,趙謙立即從前將軍高升為司徒,這速度幾乎與董卓當初的升遷速度相當。

叟兵會叛變,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王允驕傲自大,群下不甚附之。

當初,呂布勸王允盡殺董卓部曲,王允回覆:“此輩無罪,不可。”呂布又欲將董卓財物班賜公卿、將校,王允又不同意。

二三萬斤黃金,七八萬斤白銀,若王允能聽從呂布建議,拿出財富一成來分給將校士卒,蜀兵也不至於發起反叛。

洛陽城破,呂布將董卓首級系在馬鞍上,與數百騎出逃南陽。而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琬等人則被李傕下獄殺之。

己未,朝廷再次下令大赦天下,以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

李傕、郭汜在洛陽大肆屠戮幷州男女,守衛函谷關的幷州將領李肅,毫不猶豫的便投降了同為幷州人的張瑞。

這次右將軍府有了準備,數千大軍馬不停蹄的開赴進函谷關,在李傕、郭汜還未反應過來之時,便佔據了這座天下雄關。

這座雄關與洛陽中間只隔了一個谷城縣,右將軍府大軍駐紮在雄關當中,可以隨時從容出擊,打李傕、郭汜一個措手不及。

而為了防止右將軍府大軍攻其不備,十餘萬西涼軍就必須枕戈待旦,時刻派遣重兵駐紮在函谷關下監視關上大軍動向。

但這種監視,所有將領都清楚,必然會有疲憊、大意、疏漏的時候。所謂久守必失,一次失誤,就會導致數萬大軍命喪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