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正式修史,以定正統(今天五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月初,張瑞見到了自己聞名已久的老丈人蔡邕。
蔡邕出生於陽嘉二年(133年),如今已過六十耳順之年。
對這位老丈人,張瑞曾無數次聽聞麾下文臣提過其赫赫威名。無論是改革紙張、雕版印刷,還是數算、天文,乃至於書法、藝術,只要涉及文化方面的事情,幾乎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朝廷給蔡邕的官職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有兩人,其一別在殿中,舉劾案章,休有烈光。其一外總部刺史郡國二千石,所貶退稱進,白黑分明,明法直繩,內外震肅。
理論上大漢十三州刺史都接受御史中丞管轄,從而監督全國上百郡國。
御史中丞也與司隸校尉、尚書令別稱為三獨座。
任命蔡邕為御史中丞也有令其巡視關西,監察一方的意味。
但就像各州刺史完全不聽御史中丞命令一樣,關西受不受御史中丞的監察,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讓一個老丈人去監督自己的女婿。那報告中,恐怕八百里秦川上全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沒有一個亂兵匪寇。
這項任命,更多的還是朝廷為了顏面進行的妥協。畢竟由地方諸侯上書請求一位官員到自己治下履任,朝廷怎麼也得考慮官員物議。
派一名官員到關西效力,與派一名官員前往關中監察諸侯,同樣是派往關中,但這傳出去的影響卻完全不同。
在蔡邕抵達後,張瑞特意設宴為老丈人接風洗塵。
兩名女兒都殷勤的侍奉在左右,令蔡邕一直臉帶笑意。一生的顛沛流離,蔡邕已有多年未見過兩名愛女,如今團聚,盡享天倫之樂,蔡邕只感覺盡享晚年和樂。
倒是張瑞對出現在府中的蔡貞姬頗感意外,問道:“貞姬還住在長安?”
蔡貞姬臉上笑容一滯,神情不自然,回道:“過段日子便回巴郡。”
“姊夫沒來接汝?”
“他政務倥傯,哪有時間關注我母子。”
張瑞笑著回道:“放心吧,隨後孤會下令巴郡為姊夫休沐半旬,令其前往長安上計。順便將汝接回家。”
蔡邕正在逗弄自己的小外孫張嘉,臉上的褶皺都笑成了一團。見蔡貞姬待在一旁便笑著開口說道:“貞姬,在談論何事呢?快來看看汝小內甥。”
蔡貞姬連忙應諾,走到蔡邕身邊伸手逗弄著侍女懷抱中的小張嘉。
待二女都去照料孩子,蔡邕走到張瑞身邊,說道:“老夫顛沛流離半生,妻女皆隨老夫飽經苦楚,未曾想年老之時,竟還能托子女之福,享受天倫。老夫於情於理都應向君侯道謝。”
張瑞笑著回道:“外舅客氣,在家中不論官職。”
“那老夫便恭敬不如從命了。世明如何看待如今洛陽形勢?老夫自洛陽而來,或許能為汝解惑。”
張瑞著實是愣了一下。
自從加冠盛典取字之後,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還沒有人稱呼過自己的表字。
即便是蔡邕,張瑞也以為他會稱呼自己為賢婿。